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爱我中华 > 辉煌当代 >

大开发的号角在新世纪吹响,古老的西部重添锦绣

2009-04-06 17:28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西部大开发工程是促使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它促使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获得明显的加快。西部大开发会给中华民族注入新的活力。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黄土地的儿女哟,跟着那太阳走……”每当耳边响起那首熟悉的《西部放歌》,心中总会有无限的激情。这首歌曲,不仅激起了西部人民的希望,更是为整个西部大开发吹响了时代的号角。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自治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1.4%。2002年末人口3.67亿人,占全国的28.8%。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2660亿元,占全国的16.8%。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00年工作时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一个重要的方面。2000年1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召开西部地区开发会议,研究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战略任务,部署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作。2000年10月,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把实施西部大开发、促进地区协调发展作为一项战略任务,强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2001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再次进行了具体部署。西部地区特指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内蒙古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实施西部大开发,就是要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水道、西南出海通道等交通干线,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以线串点,以点带面,逐步形成我国西部有特色的西陇海兰新线、长江上游、南(宁)贵、成昆(明)等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带动其他地区发展,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西部大开发。 

  在中国发展的战略棋盘中,西部的发展极为重要。我国西部国土面积占全国的56%,人口占全国的22.8%,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全国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改革开放至今,沿海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也在加速发展。然而,由于西部的特殊条件,东西部的差距仍在扩大。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时提出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在新世纪实现我国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必然抉择。

  自从国家推进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地区捷报频传。经过10多万筑路大军的艰苦奋战,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全长625公里的渝(重庆)怀(怀化)铁路建成通车,这条铁路途经渝、黔、湘三省市的贫困地区,是川渝地区联系中南、华东和其他沿海发达地区最便捷的通道;宁(南京)西(西安)铁路旅客列车全线开通,穿越我国东、中、西三个经济带;随着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式建成,南宁市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提高到100年一遇,可保护187.3万人口和109.2万亩耕地;林芝、攀枝花、九寨沟等一批西部机场建成并投入使用……

  青海省投入7.8亿元用于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完成退牧还草禁牧面积7663万亩,实施生态移民7048户33572人;昆明市实施“滇池流域5万亩秸秆直接还田控制滇池面源污染”,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氮磷排放量187吨,显著减轻滇池面源污染;四川省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使2153.3万公顷天然林得到有效管护……西部的高原、草原正在再现昔日草绿牛羊肥的秀丽风光。

  西部地区更加注重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新疆全面实施城乡抗震安居工程,在去年建成抗震安居房41万多户的基础上,今年又建成45万户“放心房”;宁夏启动人均投资800元的人畜饮水工程,可解决中部干旱带30万人的饮水问题;贵州重点抓好1542个一类扶贫重点村的整村推进,预计全年净减少绝对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各10万人;内蒙古农村牧区已有40万特困群众可以和城市居民一样,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最低生活保障。

  西部大开发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分析当前形势,总揽全局,作出的面向21世纪的重大决策。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在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进行科学分析与判断的基础上,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所作出的适时调整与部署。西部大开发是实现国家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强有力的保证。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全国各地区的共同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我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资源分布与要素秉赋各异,相互间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煤南运、西油南输、西电东送、西棉东调、南菜北运……,表明区际经济之间存在很高的关联度,加快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对基础原材料和动力的需要,使整个经济继续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西部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西部地区居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的上游,是国家生态屏障之所在。只有加快西部发展,使居于高山深谷者尽快从“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怪圈中走出,大江大河及其中、下游地区的安全,全国生态环境的改善才有保证。西部大开发是实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边防巩固的重要保证。我国55个少数民族,大部分聚居于西部和陆地边境地区,加快西部经济发展,使愈来愈多的民族聚居地区和边境地区走上繁荣之路,是巩固、加强民族大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边境安宁与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基础。

  所以,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保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胜利实现的重大部署,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富余的重要举措,是保障边疆巩固和国家安全的必要措施,关系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改善全国的生态状况,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有利于培育全国统一市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