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温岭泽国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戚明纂,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活字间石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一~二卷。现收藏在浙江省临海市博物馆。
山东黄县戚氏宗谱不分卷,(民国)戚才等四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石印本。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上虞虞东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戚孔怀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世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苏吴县包山戚氏宗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坚索山房铅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婺州东海戚氏宗谱六卷,(清)戚启道纂,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婺州东海戚氏宗谱六卷,(清)戚茂梁纂,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五~六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鄞县鄞东梅江城戚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民国)戚茂珊等纂,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鄞县鄞东梅江戚氏宗谱四卷,(清)戚昌烈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三礼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暨阳东海戚氏宗谱三十二卷,(民国)戚显甫纂,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一册,今仅存第二~二十九卷、第三十一~三十二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暨阳东海戚氏宗谱,(清)戚丙炎等纂,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敦睦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今仅存第一卷、第四卷、第七~八卷、第十二卷、第十六~十七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余姚戚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手抄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据《姓谱》记载:“卫大夫孙林父食采于戚,其支庶以为氏”。望出东海。
东海郡:秦代设置,汉代沿用。秦汉东海郡治郯(今山东省郯城北一带),秦汉之际曾称郯郡(汉现今山东省郑城县)。东晋侨置于海虞县(今江苏省常熟)北境,旋移京口(今镇江)。隋唐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朐山(今江苏省连云港西南海州镇)。
2、堂号
戚姓的主要堂号有:“享伦堂”、“三礼堂”、“景文堂”等。
五.历史名人
戚夫人:济阴定陶人,汉高祖宠姬。生赵王如意,高祖欲废太子,立赵王为太子。吕后用张良计得以保全太子地位。高祖驾崩,吕后杀赵王,囚戚夫人,断其手足,去眼熏耳,饮以哑药,置于厕所,名曰人彘。
戚 鳃:西汉初将领。初从刘邦为郎,以都尉守蕲城,后以中尉封临辕侯。
戚 衮:吴郡盐官(今浙江余杭)人,南朝陈学者。通《三礼》,梁武帝策为高第,除扬州祭酒从事史,不久兼太学博士。梁敬帝时升为江州刺史。陈宣帝时卒于始兴王府寻事参军任上。有《周礼音》等。
戚同文:宋州楚丘(今河南滑县)人,宋代学者。聚徒教授,门人登第者五十六人,范仲淹亦在其中。尚信义,好施与,不言人短。藏书甚富,好为诗,有《孟诸集》。长子戚维,出身进士,官至职方郎中、太常少卿;次子戚纶,亦进士出身,官至枢密直学士,有《论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