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窦】出自姒姓 夏帝少康后代以地名为氏

2009-04-04 16:23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佚名
窦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9位。

窦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9位。

一.起源

窦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姒姓,为夏帝少康之后,以地名为氏。据《风俗演义》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风俗通》和《尚友录》等所载,上古夏帝太康在位时,荒废政事,不理民情,沉湎于游乐田猎,远去洛水的南面打猎,他的五个弟弟和后络也跟随去。这时,有穷国的君主羿由于人们不能忍受太康这种所作所为,就在黄河北岸抵御太康回国。太康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即后缗),就到洛水转弯流进黄河的地方去躲避和等候太康,等了100多天,不见太康回来,他们也被有穷国人发现管制起来了。这时,后缗怀孕临近产期,就逃出自窦(洞穴地名),奔归有仍,生下少康。太康失位后,弟中康(一作仲康)继位;中康死后,子帝相继位;帝相死后,子少康继位。大概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少康就给他留居有仍的抒、宠两个儿子姓窦,世代相传姓窦,形成窦氏。

2、出自古代氐族姓氏有窦氏,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一带。据《魏志》载有氐王窦茂。

3、出自少数民族被赐改窦氏。据《通志·氏族略》载,有鲜卑族赐姓没鹿回氏、纥豆陵氏,后魏孝文改为窦氏。

4、出自战国时魏国有窦公,其后代简改为窦氏。

二.分布

窦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入前一百大姓。窦姓起源古老,远祖始于夏朝。是大禹的后代。源于姒氏。夏朝国君相被杀后,到了王妃逃出窦地,逃回娘家有仍,生下了遗腹子少康。后来少康恢复了夏朝,史称“少康中兴”,少康的两个儿子杼、龙,仍然居住在有仍,就姓了窦姓。后来杼即位为下任夏王。发展和演变:古代的少数民族氐族(分布在今天的陕西、甘肃、四川一带)也有以窦为姓的。在汉朝时,清河观津的窦氏出了一个皇后,窦太后,她是文帝刘恒的妻子,景帝刘启的母亲,她一直执政到汉武帝时,清河窦氏也因此大兴,逐渐形成望族。此外,窦姓在发展过程中,还逐渐形成了扶风,河南两大郡望,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因此,窦姓世称扶风望(汉武帝置右扶风,为三辅之一。三国魏时改为扶风郡。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以西),河南望(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清河望(汉高帝置郡。相当于今河北省清河至山东省临清一带)。

三.家谱

主要古籍家谱文献有(部分):

浙江诸暨暨阳丰江窦周氏宗谱二十八卷,(清)周向渠等重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山西平定州东会都窦氏族谱不分卷,(清)窦开惠等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世和堂刊印本。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西平定窦氏族谱不分卷,(清)窦志默等增修,清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世和堂木刻活字印本,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7年)增修。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

相关推荐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