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6位,范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一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六。
一.起源
范姓起源有二:
1.范姓出自祁姓。据《古今姓氏书辨证》和《元和姓纂》所载,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为杜伯。杜伯无罪见杀,其子奔晋为士师,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
2.其他民族改姓。晋时,南蛮有林邑(古国名,亦称占城,故地在今越南中南部)王范文,为越南人改汉姓范;金时女真人孛鲁术氏,汉姓有三,其一为范;另满、京、彝、阿昌、土家、蒙古、回等民族有此姓。
二.分布
据范氏族谱载,唐信宗乾符元年(874年),由于中原战乱,河内范坤举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再徙至福建宁化,是为范氏入闽的始祖。至宋代,范氏称盛于福建,人才济济。范氏除在闽南一带发展繁衍外,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许多支派。从明末开始,闽、粤范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来有的又进而迁至海外。
西周成王时,迁于杜。
公元4世纪中叶,范氏迁入魏。西汉以前范氏部分人迁至南方。汉代至南北朝时期,范氏分布更为广泛。据范氏族谱记载,唐僖宗乾符元年,由于中原战乱,河内人范坤举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后移江苏南京,再徙福建宁化黄竹径,是为范氏入闽始祖。至宋代,范氏称盛于福建,人才济济。此后,范氏除在闽南一带发展繁衍外,又分出广东海阳、嘉应、梅州、大埔、长乐、陆丰、饶平等支派。从明末开始,闽、粤范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有的进而迁至海外。宋代以前的范氏名人,大都出自今河南。
范姓目前主要分布在河南、安徽、山东三省,大约占范姓总人口的33%,其次集中于河北、江苏、四川、辽宁、黑龙江、山西,这六省又占29%。河南省是范姓第一大省,约占范姓总人口的17%。全国形成了河南、四川、辽宁三大块范姓人口聚集区。
三.家谱
主要家谱古籍文献有(部分):
范朱通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彬州汝城范氏族谱十八卷,(民国)范阳等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长沙范氏族谱旧卷,(清)范真直等修,清光绪甲午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宁乡楚沩范氏续修族谱三十三卷,末五卷,(民国)范南陔主修,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范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范启照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后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钓渚范氏宗谱十卷,首一卷,(清)范启照纂修,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1年)后乐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