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姓是桥头的大姓之一,远在秦汉时期,陈姓祖先已从中原迁徙至岭南,先落脚南雄,后逐步向南粤各地移迁。而迁入桥头的陈氏家族中,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始祖陈十五,其两个儿子从广宁入怀后定居桥头;二是陈八七公先落脚封开,其后裔陈子贤入桥定居。
陈十五公的两个儿子入桥后其后裔居住分布情况
据讲义村陈氏家谱记载,威武出身的陈十五,在南雄珠玑巷被编入营部从军,屡立战功,后逐级擢升,职任都督,授二品锦鸡总领。元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连年战争,因战败,陈十五只好把所带领的部队解散,各谋生路。陈十五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四月初八日,带家眷落籍广宁三年,后转迁怀集独洲二年。陈十五生有三子,长子陈福华在逃难途中生死去向不明,只有次子陈禄华、三子陈寿华逃难到桥头,繁衍生息延绵至今。
次子禄华当时落脚山根村,后因人口发展,逐步向周边移居,分迁到徐丰旺堂、杨柳等地,又从杨柳分支至六竹,再由六竹分迁到凤真、徐安。现在金星、徐丰、新宁、丰大、岑元、六竹、凤真、徐安居住的陈姓人家均是禄华公的后裔。
当时陈十五公在逃难中夫妇双亡,禄华公为纪念双亲,立冢拜祭,墓设于今金燕宾馆后背处。
三子寿华,当时落脚岩儿岗(今新平讲义村),据讲义家谱记载,当时是用五斗米换得孤寡老人姚远昌的户籍入户的。与陈寿华同来的还有他的好友卢宣章,后卢病逝,遗下两个孤儿,而寿华公虽有四子,也把卢的遗孤视为亲生,后来两孤儿也改为姓陈。现分居在新平行政村的陈姓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还有移居有保丰、红光、新兴及永固镇苍岭村。现新平陈村和保丰税高的陈氏家族原是卢姓改为陈姓的后裔;岑元拱口的陈氏家族是从陈村分支而来的。
陈子贤入桥的经过及发枝情况
据岑元陈林村的陈氏族谱记载,陈八七字九妹,于洪武元年因战乱从南雄珠玑巷直抵迁到土坷封州(今封开)野峡岼,后到江尾独律村落业为根。陈九妹的第八世孙陈子贤,于明朝嘉靖七年(1528)从封开独律村迁至怀集宁洞岑元的陈林村落户。现岑元的陈林、上下岗和岩旺的旺口、金边陈屋以及从岩旺分迁到旧圩等的陈姓人家,均是陈子贤的后裔。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