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姓是中国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83位,人数比较少。
一、姓氏来源
1、来源于申姓
据说伯夷死后,周武王把他的后代封在申国,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南阳县以北的地方,列为诸侯之一。申国于春秋时被楚国所灭,按照当时的习惯,伯夷的后代“以国为氏”,姓了申。后来的时姓,正是出自一位叫做申叔时的楚大夫,以王父字为姓。
《姓氏考略》上说时姓,“世本,姓,出于殷,楚大夫申叔时之后,望出陇西,陈留。”
2、来源于宋姓
时姓还来源于宋姓。周武王封商王子微子启于商丘,建立了宋国,宋国公族子孙便以国名为姓,姓宋。传到春秋时,宋国有个大夫名来,受封为时邑的首领,他的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时。
二、迁徙分布
时姓发源于今河南南部,而该地春秋时属楚,楚国一度十分强大,而时姓作为楚国公族,由于仕宦等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楚有零星散居。在战国时代,像被孟子所推崇备至的齐国贤人时子,以及越国的谒者仆射时轨等,都是见诸史册的时姓杰出人物,这就说明,此际在齐(今山东北部)、越(今浙江一带)等国已有时姓人落籍。汉时有时农,以及寿春令、巨鹿郡(今河北巨鹿)人时苗。魏晋南北朝之际,在巨鹿郡繁衍的时姓发展迅速,并昌盛为时姓巨鹿郡望。同时由河南南部徙居今河南开封的时姓也繁衍得 颇为兴盛。另外经陕西徙居于今甘肃临洮一带的时姓也呈族大人众,枝繁叶茂之势。以后全国各地的时姓也多由此三地分衍而出,由于中国人有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之古训,多数时姓搬迁以邻近之地为主,举家远徙他乡者少,所以从此际至隋唐,邻近此三地的周边省份,如江苏、安徽、湖北、陕西、山西等地都有时姓人迁入。北宋时,由于建都开封,故时姓陈留郡望依旧兴盛。南宋时,江浙一带之时姓名人渐多,由北方迁居江南之地者也渐渐多起来,如时光、时建亨父子由河北大名徙居今江苏镇江。明初,山西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等地。清康乾年间以后,有河南、河北、山东之时姓闯关东谋生,并定居于东北三省。如今,时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河南、山东为多,二省时姓约占全国汉族时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