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和珅的姓名,恐怕很多读者都会错误的认为和珅嘛,当然是姓和名珅啦。这一回,诸位还真的是说错了。
犯了错误,也不都是读者的责任。在现今所有的关于和珅的影视剧作品——包括《宰相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和《乾隆王朝》在内,所有的剧情里面的人物都是直接称呼和珅为“和珅”的。
其实,这真是大错而特错了。
那么,真实意义上的和珅应该姓什么、叫什么呢?
和珅姓“钮祜禄氏”,原名善保,上学以后才由学校的先生改名叫和珅。
也就是说,他的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善保”;后来改名字叫和珅,故其全名应该是叫“钮祜禄·和珅”。在本书后面的内容里,我们为了方便起见,就直呼其名为和珅。
“钮祜禄氏”,这是一个满洲人的姓氏,一个很不平凡的姓氏。
传统上,汉族人的姓一般来讲是一个字,是为单姓,如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之类;也有少数是两个字的复姓。
这些汉族人的两个字的复姓的命名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第一是因地名而得如东郭、南郭、东门、西门、左丘等;
第二是因官名而得如司马、司徒、司空、司寇等;
第三直接来源于少数民族的姓如宇文、慕容、第五、万俟等。
清朝的时候,满洲人单姓的很少,一般都是两个字以上的复姓。据《清朝通志·氏族略》称,满族共有姓氏647个,其中十分之三是见于其先祖《金史》中的女真姓氏,还有一部分是以地名命之的,另有一部分满族姓氏则是汉姓。蒙古族降后金之后,一些蒙族姓氏也成为满洲姓氏中的一部分。这些满洲人复姓的命名原则与汉族人的复姓的命名原则大同小异,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第一是因部落名称、地域名称而得的姓:最为典型的如慈禧太后的姓氏“叶赫纳喇氏”:“叶赫纳喇氏”又被后人简称为“纳喇氏”、“那拉氏”。这其中,“叶赫”是部落名称;“纳喇”是当地的一条河流的名称,也就是地域名称。除此之外,还有居住在马佳地方的“马佳氏”、居住佟佳地方的“佟佳氏”(“佟佳氏”是满洲人最大的姓氏)、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宁古塔氏”、居住乌苏里江边的“乌苏里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