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赵姓曾数度是第一大姓,也是皇族贵姓、显尊之姓,位居百姓之尊。赵姓定其郡曰天水,正东乐曰角音,分乎野属昂毕二星。《姓氏联珠》一书云:百家之冠是赵。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赵姓兼容并蓄、刚柔相济,分布范围之广、影响之深,远为其他姓氏所不能比,这也是她的一大特征。
赵姓得姓于赵国,渊源于黄帝、颛顼、少昊、伯益、造父等人,是一个渊源流长、历史悠久,富有正义、威武、显赫和开拓进取并善于文治武功的家族。千百年来,吾赵姓举着自家的旗徽,在神州大地上繁衍劳作,生生不息,从远古经春秋战国、汉唐、大宋至今天,赵姓均显示出巨族大姓的威望和风采。不说“张王李赵刘、走遍天下稠”,不说赵与马、秦、黄、屏、原本是一家人,且说秦始皇嬴政亦即赵政,是为一统天下的千古奇帝“始皇帝”,且说“赵钱孙李”这句最广为民间流传的姓氏民谣,亦可看出赵氏领尽全中国百家姓两千年之风骚,更可看出赵氏宗室文化影响之深远。
造父哺育了赵姓,也被当今天下绝大多数赵姓人尊为补祖先。西周末年,造父六世孙奄父随周宣王讨伐姜戎,战于千亩(今山西介休南),不利,宣王几为姜戎所俘,幸得奄父子叔带及时救驾,才得以脱险。事后,宣王为感激救命之恩,任叔带为执政,赵姓势力因此大兴。经过几代繁衍,人口也曰见鼎盛。至宣王子幽王时(公元前782年),由于周幽王无道,亲近小人,叔带就离开了周朝来到晋国,为晋文侯效力。叔带之后,在晋国的赵氏家族逐渐兴盛,历任公卿,数主晋国国政。春秋霸主晋文公之成就霸业,多赖赵衰出谋划策。由于赵氏家族势力强盛,引起晋国大夫屠岸贾的忌恨,晋景公时,屠岸贾率诸将尽诛晋国赵氏之族,只有赵朔的遗腹子赵武依赖程婴的救助而得以幸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有人将她搬上舞台、荧屏,成为历演不衰的剧目。不幸中的大幸是逃出生天的孤儿赵武,长大后尽诛屠岸贾之族,为赵氏家族报仇雪恨,并重新恢复了赵氏原有的地位。此后,赵氏的势力又曰益强盛。待九传至赵籍(赵烈侯),率赵姓族人与韩魏两家联合灭掉晋国,建立赵国,成为赵姓历史上第一个称孤道寡的人。
赵国在立国158年后被秦朝所灭,凡11传10世。平阳府赵城县赵氏传三十三世后散于秦灭赵国。亡国后的赵姓族人主要分为邯郸、东武城和天水三支,其中居天水者是赵国末代君主代王赵嘉的后裔,于秦朝时由代王嘉之后赵公辅出主西戎,居天水西县(今甘肃天水西南),其后遂为天水人。汉代时,天水赵氏是赵姓人中的最大支派,族中被封为候爵者达10余人,几乎占赵姓封侯总数的一半。至唐代,赵姓中有5人官拜宰相,其中的3人都出自天水赵氏。只是到了唐末五代时,出自河北涿郡的原西汉京兆尹赵广汉的后裔赵匡胤灭后周建立大宋王朝,一跃使家族变为两宋皇族,才使涿郡赵氏的影响超过天水赵氏。赵姓再度成为国姓。赵姓后人又一次重振祖宗雄风,掌管中华民族的命运三百余载。这期间华夏的科技、文化及商业都发展到祖国的鼎盛时期,中国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有三大发明成就于宋代;宋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国都东京(今河南开封)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