藕姓:据梅山钢铁公司一位名叫藕明亮的退休工人说:藕家原本不姓“藕”,他们的一个祖先曾经在朝廷为官,后来因为得罪了皇帝,孤身逃走。在躲避追杀途中,这位先祖躲在一个池塘中,靠荷叶隐蔽自己。他心中暗自祈祷:“如果能躲过这一劫,我就改姓‘ 藕 ’!”结果,追兵没有发现他,中国从此又多一支独特的“藕”姓。
把姓:甘肃永登把氏的来源曾有一件有趣的故事。清道光八年(1828年),陕西举行乡试,考官对来自庄浪卫(永登)的考生把先玮之姓颇为诧异,再三询问,终在《广韵》中查到该姓的渊源:把姓本杞东楼之后,杞康避董卓之乱,改姓把,西魏有襄州刺史把秀。东楼系周武王封杞地的夏禹之后裔。考官这才认为把氏“渊源有自,并非贸贸(蒙昧不明)为也”。为此,有位文人赠先玮对联云:“西序文明从此始,东楼世泽至今存。”由此可见,永登把氏恭认夏禹为祖,如同恭认黄帝为始祖一样。
拜姓:据南京拜忠喜介绍,拜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685年,齐桓公(小白)和公子纠争夺齐国王位。管仲当时辅佐公子纠,但最后登上王位的是小白。齐桓公即位后,不计前嫌,拜管仲为相,齐国由此成为当时最为强盛的国家。管仲的一些后裔为了纪念祖上的这段荣耀,索性把“拜相”的“拜”作为自己的姓。拜忠喜说,拜姓在历史上出过不少名人,如元代名将拜住。而江苏的拜姓则来源于乾隆年间在京为官的拜大雄,拜大雄充军到泰州市拜官庄养马场,他的子孙也分布于姜堰、兴化、大丰、宜兴等地。
法姓: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山东日照《法氏宗谱》,详细记载了法姓的渊源:中国古代汉族法姓源自妫姓,出自扶风郡。本谱始祖法若正则来自回族姓氏,名法都喇,意为“获得万能主奖励的人”,法都喇住北京房山朝溪村,明初因功升北平都指挥使。日照法氏为明成化年间胶州学政法文质(法若正四世孙)后裔,清嘉庆年间,其后人自山东胶州迁日照。
(责任编辑: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