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姓在百家姓中排名117位。
一.起源
谈姓源出有三:
1.源出于己姓,相传少昊后裔的封地在郯国(今山东郯城西南),战国初期,郯国被越国所灭,其后代遂以郯为姓(上古时代“谈”、“郯”同音通用)。
2。周朝有大夫籍谈,其后亦有谈氏,历史有谈氏避仇改为谭氏一说。
3.据《姓苑》所载,西周史宋微子启之后有受封于谈者,谈国为郯国。春秋时郯子朝鲁, 其后亡国。郯国旧址在今山东省郯城北,战国初年为越国所灭。
二.分布
谈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进入前一百大姓。远祖始于战国时期,商帝乙的长子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哥哥,他看到纣王十分无道,屡次规劝他,纣王十分恼怒,但是又不好杀自己哥哥,于是就不听劝谏。微子启没有办法,只好把商朝祖先的牌位全部带走,离开了商纣王,投奔周武王,这就是著名的“微子去殷”的故事,周武王攻灭商朝后,微子启得到了优厚的待遇,他被周武王封于宋,爵位是公爵。后代中有一个谈君在战国时被封在谈邑,建立谈国,人称他为“谈君”。他的子孙后代就以“谈”为姓。因此谈姓起源于商朝王室之姓,子姓。谈姓后来在梁国郡发展成望族,世称梁国望。据《无锡谈氏宗谱》记载,江苏省无锡谈氏从河南开封落籍无锡,居住于小娄巷已有八个多世纪。其间,修建了谈氏始祖祠、绣衣坊、钟秀坊、毓英坊、文献坊、进士第坊、丛桂坊、万备堂等。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广平郡:汉代设置,治所在今河北省鸡泽县。据《姓苑》记载:“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上封之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
梁国郡:汉有梁国,后改称梁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
广平郡:治所今河北省曲周县北和鸡泽县。
2、堂号
据《姓苑》记载:“殷帝乙长子微子启,周武上封之于宋。传国36代至谈君,为楚灭。子孙以国为氏”。望出梁国、广平。
四.历史名人
谈 恺:字守教。明朝无锡人。官至都御史,降仇赣贼李文彪和海寇徐壁溪,平壁溪贼寇、峒寇,擒剿大罗山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