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氏宗祠
安泰刘氏自明朝移民至山东登州(今栖霞),后部分刘氏移至安泰里(又作安太,今安丘黄旗堡镇东安太村)。刘氏至希孟、希宪兄弟时,家族获得蓬勃发展。
刘希孟,子茂范。后茂范生一子,即刘正宗。刘正宗,自幼好学,乡试第一名,明朝翰林,清朝时任阁老,官居文华大学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刘正宗(1594~1661)字可宗,号宪石,赐号中轩,清朝阁老,安丘城里人。
明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历任真定府司理、翰林院编修、礼部会试副主考、吏部尚书、秘书院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刘正宗、刘希孟、刘正衡并称为“北海刘氏三株树”。 刘正宗,弟正衡,兄正学,均属有才之人。刘当时家居安丘城里阁老府。由于官党之故,因多谏被劾,刘获罪,于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被顺治帝处以“从宽免死,家产之半入旗,不许回籍”。他从此一病不起,于次年12月20日辞世。清乾隆帝登基后为其平反。著有《捕斋诗集》、《御墨楼诗选》、《木天草》、《雪鸿斋草》等诗集。 另据考证,辛侍郎(安丘清朝时另一高官)系刘正宗女婿,;曹贞吉(清朝才子)系刘正宗外甥。当时,刘正宗曾把安泰刘三世祖(刘普)坟茔迁到安丘十二户;刘获罪后,族人株连甚广;刘正宗死后,被族人迁到祖居安泰里(碑文为证);三世祖坟被族人县痒生刘崧荫迁到南流镇营子村(碑文为证)。 此后,虽然乾隆朝时平反并获朝廷抚慰,但刘氏家族鼎盛时代宣告结束。 由于该支刘氏来自山西,但兴起于安泰里,故通称为安泰刘。
(责任编辑:花开荼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