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牒又是联系国内外炎黄子孙的纽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寻根”热潮。70年代中后期,美籍黑人亚力克斯?哈利通过实地寻访和查阅家谱档案,创作了世界名著《根》,进一步掀起了世界性的“寻根热”。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兴起了“寻根”旅游热,数以百万计的海外华人、华裔回祖国大陆寻根问祖,他们无不把自己的姓氏与谱牒视为自己的命根,因为这是他们慎终追远、寻根谒祖、证明自己血缘最科学、最可靠、最永远的依据。与谱牒文化联在一起的华族寻根祭祖活动及认宗观念,也表现了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为适应华人回国寻根问祖的需要,全国建立了谱牒研究中心。如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家谱资料研究中心、上海图书馆谱牒研究中心等,已为“亚洲糖王”郭鹤年先生和香港工商巨子霍英东先生等众多华人寻到了他们的祖根;1988年菲律宾女总统阿基诺八十年代也曾到福建寻根;新加坡资政李光耀先生多次到福建祭祖,这都是谱牒研究为社会现实服务之例。我们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发祥地,是华人共同祖根的渊源地之一。当前中国100个大姓中,有73个姓源于或部分源头在河南,“根在河洛”又是每个海外华人的共识。目前,全省已有200多个研究机构积极开展姓氏和谱牒研究,如张姓、李姓、郑姓、崔姓、吕姓、许姓、朱姓、白姓、范姓……并主动为社会现实服务。我们洛阳借每年一度的牡丹花会开展经贸活动和河洛文化旅游节之机,为海外侨胞寻根问祖提供服务。在海内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收到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谱牒研究在探究姓氏渊源和寻根竭祖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责任编辑:南有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