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万姓祖先堂 > 百家姓 >

孟子后裔世系及历代大宗嫡裔(2)

2009-12-29 11:17
来源:孟氏网 作者:一元一
二十六代:威,字能重,仕元魏帝时为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后加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二十七代:恂,字修仁。元魏永熙末年封东州太守,后周文

二十六代:威,字能重,仕元魏帝时为平北大将军,光禄大夫,后加骠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二十七代:恂,字修仁。元魏永熙末年封东州太守,后周文帝举为太子少师,迁太子太傅,家车骑大将军。

二十八代:儒,字敬业。元魏彭城王韶典,北齐文宣帝除中书舍人,累迁东郡太守,广平太守,太中大夫加卫将军。

二十九代:景,隋炀帝时为膺扬将军。

三十代:善谊,事隋,为河内通守。

三十一代:诜,唐高宗时为进士第,累迁凤阁舍人。武后时为春宫侍郎。相王召为侍读,拜同州刺史。

三十二代:大融,唐玄宗屡召不仕,后隐居于王屋山。

三十三代: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三十四代:云卿,字宜甫,唐肃宗时为校书郎。与诗人杜甫善交。

三十五代:简,字几道,唐德宗举进士,迁仓部员外郎。元和中拜谏仪大夫。初为常州刺史,治孟渎有功,赐金紫,召为给事。累迁户部尚书、御史中丞、山男东道节度使。

三十六代:常谦,唐德宗时为安州刺史,加侍御史,安州防御兵马使。

三十七代:遵庆,旨召不仕。

三十八代:琯,唐元和末旨召不仕。韩文公云:年少,礼甚娴。手持问一编甚钜。退披其编以读之,尽其书无有不能。其所与友尽善之。

三十九代:方立,唐昭宗时为昭义节度留守。

四十代:承诲,后晋时事少帝,官拜太府卿。

四十一代:汉卿,后周事世宗,为左羽林大将军。

四十二代:贯,不仕。工于诗词,主奉祀事。

四十三代:昶,隐居不仕,主奉祀事。

四十四代:公济,少励高行,不乐仕进。避契丹之乱,藏谱于屋壁,隐居东山而终。

按(以上皆按旧同治本《三迁志》的记述。四十五代中兴祖以下就确然有据了。

四十五代:宁,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孔道辅守兖州,访得孟子墓在四基山之阳,又于凫村访得四十五代孟宁,推荐于朝,拜迪功郎、邹县主簿。率领族众,修编祖谱,主奉祀事。至此家事复兴,无废缺现象。孟氏后裔尊为中兴祖,附祀故里祠。

四十六代:坚。德学俱优,授徐州知府。

四十七代:宽。

四十八代:钦。

四十九代:津。

五十代:德义,登进士第,授鱼台县尹,辞不仕。

五十一代:允祖。

五十二代:惟恭,字彦通,笃厚明敏,不求宦达。对庙、庑、墓建树良多,刻《孟氏宗支图》碑。

五十三代:之训,字曾甫,氏至莒州学正。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