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韩国文化,历史上主要受来自中国的农耕文化的影响,在韩国文化中阴阳五行比较盛行。后来,随着中国汉字传入到朝鲜半岛,中国很多经典著作也都传入了韩国,所以,韩国就逐渐接受和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韩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孔子在韩国被目为“圣人”,受到最高礼遇。
因地理的挨近,中国的儒学正式为韩国人接受并活用于自己的生活中,大致始于韩国的三国时代(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七世纪),以至于今。从而使韩国成为世界上除中国以外的对于孔庙历史记载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国家。百济在公元四世纪就接受了儒学,高丽王朝于公元十世纪实行科考,并开设了国子监,招收贵族子弟,进行儒学教育。十四世纪兴起的李氏朝鲜王朝,更加崇尚儒学,命令全国各地的城乡都建立起从事儒学教育的乡校,使儒家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支配了整个社会。所以古代韩国的乡校,其实就是王朝设立的专门从事儒学教育的地方官校。
我国儒家的一些经典著作也一直在韩国流传着。如“四书五经”、“朱子家训”等。在韩国,现在还有大学开设了硕士研究生班,专门研究四书五经和孔孟之道。每年孔子忌日的时候,要举行大型祭孔活动,宣读祭文,跳八佾舞。在韩国,不少地方有孔子庙,作为人们顶礼膜拜的地方。
中国的文学经典也是韩国人的经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是韩国人非常熟悉的,而且这两部著作几百年来一版再版,有适合学生的版本,有研究人员用的版本,也有适合一般老百姓读的版本,流传范围十分广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韩国人对《三国演义》里面的重要人物,比如曹操、刘备、关羽等,都非常熟悉。在韩国有“关帝庙”,《孙子兵法》之类的书在也很流行。
儒家文化渗透在韩国社会的方方面面,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因此,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传统文化里蕴含着滋润和调节社会关系的优秀品质,且被其他国家借鉴学习而感到骄傲自豪。
(编辑:只见晴天 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