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是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特色食品,又称水饺,是中国北方民间的主食和地方小吃,也是年节食品。有一句民谣叫“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饺子的制作原料营养素种类齐全,蒸煮法保证营养较少流失,并且符合中国色香味饮食文化的内涵。
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饺子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吃食,其可口美味深受中国老百姓欢迎,也吸引了不少外国人。
以下是一则关于西方人通过互联网学习包饺子的故事,可见中国饮食对外国人的吸引。
阿丽沙是我的邻居,大家在社区里经常抬头不见低头见,碰上了问个好。今天上午她突然按我门铃,然后猴子献宝般送进来一小盘——饺子!
等阿丽沙把她制做中国饺子的过程讲出来,简直就是唐僧取经的加拿大饺子版。
阿丽沙和先生都是中国食品的爱好者,而且是那种发烧级的。从吃中餐馆起步,到可以在加拿大的大型华人联连锁超市大统华里买各种中国菜,也算是初入中华美食门墙。不要小看这种异文化的交流难度,中国人到了欧美,多少年不会在西餐馆里点餐。西人旅游者到了中国,面对南北殊异东西不同八大菜系分支无数的中餐馆,一样如坠雾中。
阿丽沙这种级别的中餐发烧友,一天到晚做梦都是要吃“真正的中国食品”——real Chinese food 。她不差钱,但对西化的中餐馆不满。中华美食发烧友阿丽沙夫妇,在自认为掌握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些常识后,决心自我突破,两口子要包饺子。
阿丽沙在网上查找了大量如何包饺子的信息(当然是英语的),准备了详细的攻略,然后专门找了一个要好的中国同事,跑到大统华全面采购了一番——毕竟那是中国店,没有内行人她还不放心。也不知她找到的什么菜谱,里面要求一味“笋尖”,从亚沟粘豆包到潮州沙茶酱无所不有的中国超市,居然没有找到。好在她的攻略足够新潮,直接用超市里的成品饺子皮,直接突破了最大的技术障碍。
(西人教做饺子视频 )
前期准备就耗时两周,为了找不到笋尖又拖了一周。后来还是中国朋友指点她,说你不要“食中不化”,中国人包饺子是百无禁忌,想什么馅就是什么馅……这才开始动工。两口子的试制过程就不详说了,那叫工程浩大,精益求精……
给我家端来的饺子,据说是最成功的一批,馅料有猪肉,虾,蘑菇,白菜。还分成加虾和不加虾两种,阿丽沙的体会,是加虾的确实好吃。对了,她的攻略是煎饺子,有点类似锅贴。我中午煎出来,儿子看生饺子时就说,怎么包的比我们家好看,一吃,更是给予极高评价:“比我们自己包的香!”
阿丽沙是个志存高远的人。她现在反复琢磨着,要买擀面杖,自己从头和面制皮,做纯正的手工饺子。她先生和她商量:“这工程太大了,咱们嘴馋时,还是到中国店买包好的饺子吧……”
(编辑:只见晴天 猪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