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有三个唐人街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刚刚公布的数据,纽约有华人近30万。纽约市现在有3个华人聚居的地方:唐人街、皇后区的法拉盛和布鲁克林的第8大道附近地区。位于纽约下东城的唐人街是全美国最大的华人社区,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今日的唐人街,方圆大约两平方英里。唐人街的拥挤是出了名的,街道一般都很窄小,还保持着百年前的风貌。街道上大多是低层的小楼房,店铺林立,餐馆、中药店、杂货店、食品店、礼品店、婚纱摄影、理发美容店、裁缝店、殡仪馆,还有佛堂,人们的一切生活所需,不必讲一句英文就可以在唐人街上解决。中国大陆来的新移民也使唐人街与中国大陆的经济、文化联系越来越密切。唐人街成为许多中国货物,特别是中国食品的集散地。
最值得一提的是唐人街的餐馆。传统的唐人街餐馆以广东餐为主,近些年来,随着新移民的增加,餐馆越开越多,有200多家,风味也丰富起来。唐人街的地标要算是孔子像和林则徐雕像了,它们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象征。唐人街的中国特色,使它成为纽约旅游观光的重要景点,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到此一游,使唐人街的商家生意兴隆。
唐人街曾经是个“光棍城”。早年的移民都是男性华工,由于1882年美国实行排华法案限制中国移民进入美国,使移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直到1943年,美国才调整了移民政策,特别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后,大批华人得以移民到纽约,唐人街才开始兴旺起来。移民成分的改变是唐人街近些年最大的变化。随着中国大陆移民的增加,以前唐人街流行广东话,现在说普通话已成潮流。
皇后区的法拉盛和布鲁克林的第8大道附近地区也可以称为“唐人街”,但与传统的唐人街以华人居民为主的状况不同,是华人与其他族裔混居的。
以人口和规模都后来居上的纽约皇后区唐人街为例,多元化的移民造就了一个崭新的唐人街,除了华人说中文,在这个社区里韩国人、印度人、巴基斯坦人、希腊人等族裔使用的语言超过150种。印度妇女会到中国超市买海鲜,而墨西哥的店员会用流利的普通话大声叫卖。这里的酒店提供中餐、印度餐、法式餐,大街的报摊上还出售爱尔兰和犹太报纸。
华人移民的活力使皇后区唐人街经济欣欣向荣。在过去10年里,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唐人街的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唐人街方圆1公里的范围内,就有各类银行40多家,俨然已成了地区性的金融中心和经济重镇。
对许多美国人来说,纽约下东城的唐人街就像是中国移民文化的一个展示区。“唐人街与今天的中国很难联系在一起。今天的中国很现代,而唐人街很古老,很传统,还很商业化,是用来供人们观赏和吸引游客的。”不过,无论是华人,还是美国其他族裔,都不把法拉盛和第8大道称为真正的“唐人街”。有些美国人认为,法拉盛的风貌比下东城的唐人街更接近今天的中国。
·曼谷唐人街金饰堆着卖
两百多年前,曼谷王朝一世王建造王宫时,下旨让住在该处的人(绝大部人是华人)迁到三聘街一带来居住。泰国曼谷的唐人街今天已发展成亚洲最大的唐人街。说是街,其实是一个区域。它位于曼谷的老城区,靠近大皇宫。
唐人街最大特点是店铺招牌林立,其中最显眼的是金店。全长不到两公里的耀华力路上,有上百家大大小小的金店,门口竖着巨大的招牌,柜台里陈列着金光闪闪的首饰和黄金制品。曼谷70%的金店都在唐人街。与北京不同的是,这里的金饰是一堆一堆摆在那儿,透出一股豪气,仿佛在卖白菜,让顾客不自觉地也跟着大方起来。
曼谷唐人街不仅是华人聚居区,也是包罗万象的市场,同时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活生生的博物馆。您可以见到商店展卖时尚消费品,也可以看到用沿袭百年的手工工艺制作的工艺品。不少现代化的建筑拔地而起,大楼边上却还保留着又深又长,又暗且已十分古旧的木屋,屋里几个纺车正在工作着。
曼谷的唐人街里,居住的大都是早已加入泰国籍的老华人。新移民很少居住在这里,中国这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似乎对这里的唐人街影响不大。老华人的后代,不再是不识字的小生意人,他们搬离了唐人街,在新的商业区购地置业。在曼谷,拥有华人血统的人几乎占人口的一半。近六成的大机构及银行由华裔人士控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唐人街扩大了。新一代的华人,光大了祖辈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