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中国文化学者吁传承禹羌文化别停留在建筑符号上

2009-04-30 10:04
来源:一元一国学网 作者:肖青
“中国禹羌文化文坛”今日在大禹故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四十余位研究禹羌文化的专家学者齐聚震后北川。 与会学者就禹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灾区文化重建与传承进行

“中国禹羌文化文坛”今日在大禹故里——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举行,四十余位研究禹羌文化的专家学者齐聚震后北川。

与会学者就禹羌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灾区文化重建与传承进行研讨。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四川省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明泉认为,大禹治水所体现的务实、民本、博爱精神与此次北川抗震救灾精神高度一致,这是对禹羌文化最好的诠释。他希望对禹羌文化的传承不要仅仅停留在建筑符号上。

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宋西平教授认为,应该用大羌族、大民族的概念来理解禹羌文化。大地震确实对羌民族造成极大灾难,他建议对易因生存环境改变而失传的文化内容(如山歌、民俗等)加大抢救性保护的力度。

据介绍,四千一百三十六年前,中国古代治水英雄、夏王朝奠基者大禹诞生于今日北川禹里乡石纽村,至今该县仍留有大量遗迹:石纽、甘泉、神禹故里坊、禹穴沟等。而羌族被喻为现代“活化石”的少数民族,中国唯一“羌族自治县”称号亦于二00三年七月落户北川。

在去年的“五·一二”汶川大地震中,北川遭受毁城之殇,近两万民众遇难。禹穴沟等遗迹受到不同程度破坏,羌族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倒塌,大量文物和档案文献被埋或严重毁坏,部分羌族文化传承者在地震中遇难。(完)

(责任编辑:国学梦)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