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杂技艺术因其技巧高难、艺术精美而闻名于世。新中国成立以来,杂技因其不受语言、地域的限制,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为我国的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九五〇年十月,应苏联、波兰政府邀请,中国杂技团赴苏联、波兰进行友好演出。这是新中国派往国外的第一个大型艺术团,演出表现了中国人民勤劳、勇敢、智慧和坚定不移的精神,受到苏联观众的热情欢迎和称赞。陈毅元帅称赞他们为“外交先行官”。
中美建交前,沈阳杂技团、沈阳军区前进杂技团于一九七二年赴美进行访问演出,传递出了和平友好的信号。
除此之外,中国杂技还不断应邀访问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德国、法国、摩纳哥、日本、瑞士、古巴、新西兰等国家;加入国际魔术师协会和国际魔术联盟;参加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等重大国际艺术交流活动。
另一方面,国际赛场上中国杂技独占鳌头。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把中国杂技推上了国际舞台,从此拉开了中国杂技节目勇夺世界金牌的序幕,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杂技大国的风采。
中国杂技凭借精湛的技艺先后夺取了一百多枚国际大赛金牌,是我国获国际金奖最多的艺术门类,是国际上名副其实的“金牌大户”。在蒙特卡洛国际马戏节、法国“明日”、“未来”国际杂技节、摩纳哥“初登舞台”国际杂技节、布达佩斯国际杂技节、比利时“希望之路”国际杂技节、朝鲜“四月之春”国际艺术节、法国玛希国际马戏节、意大利罗马金色马戏节,以及在我国主办的吴桥国际杂技节和武汉国际杂技节上都留下了中国杂技艺术家连连夺魁的身影。
随着中国“杂技大国”地位的确立,一批中国的杂技专家作为国际大赛的评委在世界杂技舞台上发挥了重要影响和作用。1983年第六届法国“明日”国际杂技节首次邀请中国代表参加评委会,中国著名杂技艺术家夏菊花成为中国在国际杂坛上的第一位评委。此后,蓝天、王峰、李甡、许淑娥、阿良等都曾先后多次担任国际赛事的评委。这些对当代中国杂技事业的发展做出过卓越贡献的专家,以他们对杂技艺术的丰富经验和精深见解,在世界杂技赛场上博得了世界同行的认同与尊重,对于推动中外杂技艺术交流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同时,中国杂技对外商业演出蓬勃发展,创汇居各艺术门类之首。近年来,对于国外众多商业演出的邀请,一些实力雄厚的大型杂技团都已经应接不暇,而全国大大小小的杂技团也几乎都受到过邀请。可以说,几乎每一天都有中国杂技团体在国外演出场上大显身手。中国杂技团《中华魂》、沈阳杂技团《天幻》、战旗杂技团《龙狮》、战士杂技团《红灯高照》、广州杂技团《金木水火土》、安徽杂技团《黄山魂》、黑龙江省杂技团《冰雪王国》、前进杂技团《在月亮的那一边》、河北杂技集团《故乡》、上海杂技团《太极神韵》、济南杂技团《璧》、浙江省杂技团《杭州的故事》、河南省杂技团《欢腾的龙乡》等大型杂技主题晚会都在异国他乡大放异彩。频繁的对外商演极为有效地扩大了中国杂技在国际上的影响,在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又为杂技艺术的发展创新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
中国杂技打造出了国际品牌,为全世界人民带来了美的享受。满园春色关不住,杂技,这朵根植于中华沃土的奇葩,正在把它友好的种子洒向全世界的各个角落。
(编辑: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