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住日本的华人业者,都对日本社会尊重文物、保护文物的细心和精到赞不绝口,由于日本收藏中国文物的品相特别好,所以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有人表示,中国文物和艺术品需要被善待,无论是出嫁海外,还是流归中国,给文物找到一个让人安心的归宿最重要。
中国大型拍卖公司在行动
近年来,中国大型拍卖公司纷纷进驻日本,将流传到日本的中国明清艺术品徵集到国内市场拍卖。最近,中国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日本事务所,面向日本人和在日华人徵集拍卖古董。
北京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7月1日。依托保利集团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产业链条,保利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成立之初便确定了冲击国际顶级拍卖企业的目标和思路。北京保利以中国古董、中国现当代油画及艺术品、中国近现代书画、中国古代书画等为主要拍卖项目。
2005年11月,保利在北京举办了首届大型拍卖会。徐悲鸿、吴昌硕、林风眠、李可染、吴冠中等诸多中国画坛领军人物的宏幅巨制,名列拍品其中。吴冠中的《鹦鹉天堂》以3025万人民币成交价额,创吴冠中作品最高成交纪录;黄胄的巨幅作品《丰收图》以1595万元成交,从而使黄胄跻身作品超千万的画家行列。北京保利首场拍卖会取得5.6亿元人民币成交额,一跃跻身于国内顶级拍卖企业之列。
《鹦鹉天堂》是吴老69岁(1988年)时创作的。时年二月,吴老应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之邀,赴新举办其个人画展,此画为其游新期间即兴之作,写实写意,数十只鹦鹉各具神态,顾盼喁喁,一片祥和景象,画家匠心独具,关怀直指人类生存生态生活的大主题。
去年12月6日,北京保利2008秋季拍卖会落幕,总成交额3.93亿元,在2008年国内秋季拍卖会中居于首位。这届为期三天的拍卖会分为古董珍玩、现当代艺术、中国书画、古籍善本等四大板块14个专场。四大板块分别是《日本旧藏》、《宫廷艺术精品》、《文石山房雅集》和《中国古董珍玩日场》,其中最大的看点是《日本旧藏》推出的保存完好的明清官窑瓷器。
这批拍品有40多件,来自同一个日本财阀家族的旧藏,从明代嘉靖、万历珍品,一直到清代康、雍、乾三代官窑精品,品种涉及青花、五彩、粉彩、斗彩和甜白、粉青、茄皮紫、松石绿等单色釉,体现出明代晚期至清代康乾盛世的两百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的高超技艺和明清两代各朝宫廷艺术的不同风采。据悉,这批藏品大多是1900年至1945年间,日本两大中国古董经销商山中商会和茧山龙泉堂直接从内务府拍卖中购入,或从王公贵胄手里收购。山中商会曾多次在日本举办中国文物展览、拍卖。日本的一批企业家收藏了大批中国文物,其后他们或将毕生收藏捐给国家博物馆,或自设博物馆。保利拍卖的这批明清瓷器的主人,就是这个日本收藏家序列中的领军人物。
“菊采东篱”——日本珍藏重要明清陶瓷专场成交率100%,专场拍品价格占首位的为上述收藏家收藏的清雍正粉彩过枝菊蝶九秋盘和清雍正粉彩牡丹蜻蜓碗一对,分别以1187.2万人民币、1176万人民币,列国内08秋拍古董类成交额前两名。
清雍正《粉彩过枝菊蝶九秋盘》
两年前,著名的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也设立了日本事务所。中国嘉德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于1994年3月举行了第一场春季拍卖会,至今春秋大拍已经延续了15年。2001年、2003年,中国嘉德连续荣获同业最高资质“中国拍卖AAA级企业”称号。
到目前为止,中国嘉德成功举办了数十次国际性文物艺术品拍卖会,近300个专场,拍品总数十馀万件。中国嘉德首创为普通大众收藏服务的“周末拍卖会”成功举办了84期之后,于2005年更名为“嘉德四季”拍卖会,拍品档次亦有提高,首次拍卖会即创8380万元的佳绩。
为了收集更多流落在日本的中国文物珍宝,嘉德公司在今年2月13日到14日,派14名中国文物鉴定专家来日本召开中国美术品说明鉴定会。有200多名日本人和在日华人等,拿来自己多年珍藏的文物请求鉴定,其中有150件左右参加了3月28日-29日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行的中国书画、瓷器玉器工艺品、古籍善本拍卖会。
另外,今年2月1日,北京匡时与日本亲和拍卖合作签字仪式在东京举行,来自中国内地、台湾、日本等地十余家媒体人士出席。合作主要内容是:北京匡时委托日本亲和徵集在日本的中国艺术品,由北京匡时拍卖。亲和拍卖株式会社是日本第一大拍卖公司,有利于徵集流传在日本的中国艺术品。北京匡时成立虽只有三年多,但已跻身中国一流拍卖公司的行列,在社会各界建立了深广的人脉资源,现在瞩目深藏在日本的中国文物,可谓深具慧眼。
华人文物业者在日如鱼得水
在日本,华人书画家、美术品经营者、文物古董收藏者不在少数,也形成了东瀛淘宝,推动中国文物回流的重要力量。
在东京中央区京桥聚集的众多古玩店铺中,有一家华人开设的专营古董字画的文景堂。店主杨清先生高中毕业后曾在北京最大的古玩市场——琉璃厂做过5年学徒,90年代初为了“长长见识”来到日本,并考上了东京大学。毕业后,杨清怀着对古玩行业的极大兴趣,在东京重操旧业,开起了古玩店。
杨清表示,古玩永远是从经济萧条的国家流向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当年,自己在琉璃厂当学徒,日本正值泡沫经济高速发展,许多日本人都争相到中国淘宝。而中国的计划经济影子还没有完全抹去,发展缓慢。那时,中国很少有人出过国,不知道中国文物古董在国际市场的真实价格。当时,普通工人每月收入仅仅30多元人民币,文物的价格便宜得惊人,一、两万元人民币就可以买到一幅齐白石的画。80年代初期,日本著名古墨研究专家宇野雪村,曾经一次性付款,把琉璃厂一个150平米左右的古墨专卖店的货品全部包下买走。当时的成交价格旁人不得而知,但足见国宝价格之低。当年,日本旅行社还专门策划了中国古玩收购旅游线路。
2002年杨清的古玩店在日本开张时,中国已经进入了经济高速发展期,日本经济却大不如前。杨清的主要工作是把当年日本人从中国低价收购的古董买回后,再转卖给中国的文物经营者,由他们转卖给中国的个人收藏者。杨清表示,随着90年代中期国内拍卖行业的蓬勃兴起和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古玩商店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分食蛋糕的人太多,竞争可以用“残酷”来形容。
杨清在日从事文物和古董生意多年,他表示,在影视剧里或者故事书里,经常会出现哪家一个不起眼的小罐子,被行家看出是个价值连城的文物这样的故事,但自己在日本从业数年,还从来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日本人请人到家里去鉴定的收藏,多是一些不太值钱的东西。珍贵的文物必须花高价买,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情。
杨清介绍经验称,日本是中国文物的天堂,但买到赝品是古董商必须高度提防的事,在日本也一样。每一个古董经营者,自己必须是专家。行业内讲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于买到的东西是真是假,买主都要认账,并且也没有退货的行规。如果真的买到了假货,就全当交学费了。买假货赝品是每位文物业者都必须经历的,不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业者的鉴别水平就很难提高。
(编辑:凝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