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赵凤兰)透明的玻璃舞台,色彩抢眼的戏装,如梦如幻的意境……7月23日,由北方昆曲剧院编排的大型昆曲《西厢记》在国家大剧院绚丽登场。《西厢记》是继《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之后,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献礼演出的第四部昆曲作品。
记者在现场看到,当晚的演出可谓人气十足,除了一直以来热爱昆曲艺术的中老年观众外,演出还吸引了一大批年轻观众。相比其他版本而言,北昆的《西厢记》更显精致、华美,舞台上浪漫的桃花、柔情的水波和富有寓意的莲花等精妙设计,令现场观众耳目一新。除了形式新颖外,全剧的喜剧性也是一大看点,剧中的台词以及男女主人公初次见面互相试探的细节处理常常引来观众阵阵笑声。该戏导演郭晓男说:“很多戏曲在演法上过于循规蹈矩,表演形式也还停留在上世纪50年代的形态上。这次在排演全本《西厢记》时,我们在追求时尚和唯美方面做足了功夫,目的是要给昆曲解套,换换形态。”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就是出自《西厢记》。”郭晓男曾介绍说,《西厢记》体现的人文指向放到现在依然很能赢得共鸣。这个发生在庙堂里的爱情故事,体现的是冲破各种礼教约束的时尚追求,崇尚的是人类至纯的感情。“传统戏曲的很多文本都特别有力量,要超越很难,我们希望寻找到一种最合适的表达方式。”在郭晓男看来,时尚、绚丽、唯美的《西厢记》是一次尝试,希望能够让走进剧场的观众喜欢上昆曲,从而扩大昆曲的受众面。
据了解,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是中国戏剧史上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其上承唐代《莺莺传》,下启明清《牡丹亭》、《红楼梦》、《金瓶梅》,是1000多年来中国戏曲发展的极高成就。《西厢记》的各种演出版本一直不绝于舞台,像京剧的张君秋版、昆曲的马少波版、越剧的茅威涛版等等。此次北昆推出的上下本《西厢记》在接近王实甫原著精神上作出了更多努力。
(责任编辑:千古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