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民间文化之花争艳靖安

2009-08-07 10:21
来源:大江网-江西日报 作者:邱京华 彭治贤 李
活泼欢快的民间舞蹈、令人捧腹的方言快板、优雅动听的客歌演唱、栩栩如生的飞鸟字画、夺人眼球的剪纸布艺……近日,由靖安县文化局主办、靖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

活泼欢快的民间舞蹈、令人捧腹的方言快板、优雅动听的客歌演唱、栩栩如生的飞鸟字画、夺人眼球的剪纸布艺……近日,由靖安县文化局主办、靖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靖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演展示吸引了千余名观众观看。

在演出大厅,来自罗湾、宝峰、璪都、仁首、双溪等乡镇的民间艺人以精湛的技艺表演了在民间传承了200多年的《耍花扇》、《猜谜歌》、《山歌》、《打鼓铲山歌》等动听逗乐的民间山歌。罗湾乡桥下村83岁高龄的刘绍煊老人表演的在民间流传了百余年的客家方言快板《豆腐坊》,展现了多姿多彩的农家生活;《办酒席》、《婚嫁唱彩》、《中源民歌》、《高湖民歌》则展现了农家办喜事做农活中的欢乐与喜庆;《韩氏武术》、《楼前雀音》是罗湾乡双溪村、石井村祖传200多年的韩氏武术和谷氏、杨氏雀音传承人的首次亮相。全场14个原汁原味独具靖安特色的艺术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展示类作品有8大类80多幅民间艺术品。70多岁的胡吟秋老师创作了孔雀、猫头鹰、丹顶鹤、兔子新娘、雄鸡、福牛等50多件叠纸工艺品及福牛迎春、中国加油、北京奥运等20多件剪纸作品,件件形象逼真。退休干部杨棣菊制作的绳结工艺品由各种色彩的绳线编织而成,有花卉、动物、吉祥物,内容丰富,造型各异,展示了民间传统工艺文化的精华,极具观赏和收藏价值。此外,周洪吉创作的瓷画及烙画工艺,万发逢的福字彩绘和毛成衍的福字雕版拓印艺术,陈时大的掌扇工艺,邹国兴的鸟形字,米春华的鸟纹书法,舒小梅的竹篮编织工艺等作品既展示了作品的精美,同时也体现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有人。

近年来,靖安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工作,有关部门多次组织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普查、抢救,按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开创了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局面,使客家枪篙花舞、马灯舞、香花和尚舞、茶花灯、打鼓铲山歌等11项被列入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楼前雀音、况钟故事、方言、说书、音乐、曲艺、手工艺品等29项成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高龄民间老艺人保留和创作的客家歌舞、快板、方言等珍品也进行了抢救性整理和录制,并组织培训年轻一代,使之后继有人,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南有乔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