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南海I号”第一阶段试掘工作结束 出土200多件精美瓷器

2009-09-27 08:55
来源:新华网 作者:赖少芬
入住“水晶宫”两年的南宋沉船“南海Ⅰ号”第一阶段试掘工作26日结束。记者从考古现场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南海Ⅰ号”上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船舱、船舷和上甲板,并出水了20

入住“水晶宫”两年的南宋沉船“南海Ⅰ号”第一阶段试掘工作26日结束。记者从考古现场了解到,考古人员在“南海Ⅰ号”上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船舱、船舷和上甲板,并出水了200多件来自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德化等地民窑的精美瓷器。

南宋沉船“南海Ⅰ号”长30.4米,宽9.8米,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2007年12月,“南海Ⅰ号”被整体打捞出水以后,装在一个巨大的沉箱里,入住位于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里的“水晶宫”。今年8月18日,考古人员开始对“南海Ⅰ号”进行第一阶段试掘工作。

据“南海Ⅰ号”考古现场负责人魏峻介绍,到目前为止,“南海Ⅰ号”第一阶段试掘工作取得三个非常重要的成果。第一个成果是挖掘出保存完整的船舷和上甲板,其中上甲板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宋代沉船中唯一一个保存完好的上甲板;第二个成果是出水了200多件来自江西景德镇和福建德化等地民窑的瓷器,包括碗、碟、盘、壶、罐等各种形制,这些瓷器都价值不菲;第三个成果是通过高科技手段绘制了古沉船的三维激光扫描动画图,立体、逼真地还原了历史原貌,让考古人员可以按图索骥寻找文物,节省下一阶段的考古发掘时间。

此前,专家曾预计“南海Ⅰ号”船舱内保存文物为6万-8万件。魏峻说,考古人员在“南海Ⅰ号”保存完好的船舱里,发现了大量完整的瓷器,但目前只是发掘了船舱的表层,未来的考古工作任重而道远。考古人员将利用从现场提取的文物和数据制定下一阶段的考古发掘方案和出水文物保护方案,这些方案经过专家论证确定后,才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发掘工作。

记者从考古现场了解到,今年对“南海Ⅰ号”的试掘工作目前已暂时告一段落,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工作明年将会继续。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