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河南戏剧《常香玉》等7部作品获全国“优秀作品奖”(2)

2009-11-05 14:12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作者:马应福
大力实施“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推动了我省“五个一工程”创作生产再上新台阶。“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是我部实施精品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先

大力实施“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推动了我省“五个一工程”创作生产再上新台阶。“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是我部实施精品战略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振兴繁荣河南文艺的一项开创性的系统工程。该工程2003年初启动,重点剧目主要有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大型歌舞剧《清明上河图》、大型舞蹈史诗《河洛风》、大型情景交响音乐剧《木兰诗篇》,经过两年多的创作和精心加工提高,这些重点剧目先后在省内和北京、杭州、哈尔滨以及美国纽约等地演出,受到了文艺界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其中《风中少林》获得第五届中国舞蹈“荷花奖”4项金奖、1项银奖和1项铜奖,实现了我省在该奖项“零”的突破,并入选2006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重点剧目。“郑汴洛文艺精品工程”的成功成功实施,带动了一批文艺精品脱颖而出,繁荣了我省舞台艺术精品创作。

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繁荣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创作生产。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一样,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工程也需要资金的投入来保证。首先,健全培训机制。我省分别在北京、济南、郑州举办全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培训班、“五个一工程”歌曲创作培训班和舞蹈创作培训班,邀请中宣部有关领导和国内知名专家为文艺工作者授课,对开阔视野、理清思路、提高创作生产水平等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制定奖励办法,加大奖励和扶持力度,下发了《关于对我省获得全国性文艺奖项的优秀作品实施奖励的意见》,明确了奖励标准,提高广大文艺工作者文艺精品创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三,省财政每年用于资助重点精神产品生产的专项资金500万元,省委宣传部从文化事业建设费和文化产业费中列支专项经费进一步加大文化精品创作生产扶持力度。其四,注册资本20亿元人民币的河南省文化产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经营投资涉及电影、电视剧、出版发行和动漫创意基地建设等,运用政府资金融通社会资本,为河南文化精品创作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投融资平台,加快了我省“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创作生产进度,为全省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突出地方特色,文艺精品创作生产迈入全国先进行列。充分发挥各级政府支持豫剧、人民群众喜欢豫剧的优势,大力扶持戏剧创作生产,推出了大型豫剧《铡刀下的红梅》、《村官李天成》、《程婴救孤》、《常香玉》等一批精品剧目,培养了人才,锻炼了队伍,带动了我省戏曲电影的发展。“文艺作品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把河南特色、河南元素、河南文化符号、河南故事,通过党委、政府主导,艺术家的辛勤劳动和艺术重塑,努力打造具有中原特色、中原风格和中原气派的精品力作。据统计,在中宣部连续十一届“五个一工程”评选出1521余部优秀作品中,我省有57部作品获奖,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评选中,我省申报的电影、电视剧、广播剧、戏剧、歌曲、文艺类图书6类21部作品中有10部入选,其中豫剧《程婴救孤》等4部作品获得优秀入选作品奖,电视剧《荣誉》等6部作品获得入选作品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工作,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评选,共评出获奖作品164部,我省报送的戏曲电影《程婴救孤》、电视剧《大国医》、动画片《独脚乐园》、戏剧《常香玉》、歌曲《农家车谣》、广播剧《生死较量》和文艺类图书《大瓷商》共7部作品荣获“优秀作品奖”,实现了连续两届获奖作品无缺项的目标,河南省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呈现出“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繁荣景象。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