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省会铁路入地工地挖出戚继光墓碑碑座

2009-12-17 10:54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安文联
戚继光 石家庄日报社退休新闻工作者刘晓翠日前找到本报高层,反映在写石家庄市桥东区义堂村村志时发现,义堂不但和戚继光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义堂的村名,源于这里的一

戚继光

石家庄日报社退休新闻工作者刘晓翠日前找到本报高层,反映在写石家庄市桥东区义堂村村志时发现,义堂不但和戚继光有关系,而且有很大的关系。义堂的村名,源于这里的一座祠堂,而这座祠堂,就是为民族英雄戚继光修建的。之后她陆续找到了许多老人。老人们讲义堂还存有戚继光的坟墓,而且里面出土过铠甲等物。那么,除了已有的山东蓬莱、沧州献县的两座墓,戚继光还有第三座墓,而且就葬在义堂?

事件

“铁路入地”挖出戚继光墓碑碑座

65岁的齐生雷昨天带了七八个人,来到铁路入地工程吴家庄桥北侧工地,从早上10点开始,挖了一整天,要找到戚继光的墓碑。

天擦黑的时候,他给本报打来电话:“今天没挖到,明天继续,这次争取挖出来。”齐生雷是义堂村人,在五六年前致力于村志的修编工作,他和石家庄日报社退休新闻工作者刘晓翠一样,一直为义堂写村志。城中村改造的加速,让义堂人下决心要把村志写出来,“再不写,就晚了,快拆完了。”齐生雷说。在写村志过程中,他和刘晓翠都有同样一个感觉:戚继光不但和义堂有关系,而且有很深的关系。

“前一段时间,我白天晚上在铁路入地工地附近转悠,老人们说,这里曾经埋着戚继光的墓碑,果然,有一天晚上,挖掘机挖出来了一块碑座,我非常兴奋,就向铁路部门请求,能不能趁着这个机会,继续挖一挖墓碑?”齐生雷说。因墓碑被埋地附近有铁路光缆,在铁路部门派人监工的情况下,昨天,齐生雷带人开挖。一天过去,没有挖出。

讲述

上世纪六十年代,戚继光的墓还在

“据解、俞、戚氏族谱(现已无存)记载,明洪武初,义堂曾置军屯。后来在这里屯垦的俞、解、戚等姓氏便落户为民形成村落,取名行军庄。明代后期,名将戚继光死后,村民曾在村西北戚氏墓地立‘名威戚大将军继光之墓’。还筹资为戚继光建祠,取名义堂,以后又将村名改为义堂,以示怀念。”上述内容见《石家庄地名志》第368页。

义堂村上点岁数的人都知道,村西戚氏墓地有一座古墓,是赫赫有名的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之墓。为了确定真实地点,刘晓翠在2001年夏开始为义堂写村志时,专门走访了时年85岁的解增福老人(过去村中的教师)。解增福回忆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他曾专门回村里到墓地看了一下,该墓的位置是在铁路以西,当时有一个东西走向的田间小路,道路以南三十多米处,便是戚继光的墓地。墓前有一座石碑,碑下有石座,石碑的正面中间刻着:名威戚大将军继光之墓。左下方是一行小字:真定府、真定县西南元行军庄。碑的后面还有详细介绍,大意是戚继光的生平和立碑的缘由。据解增福老人讲,此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施工时被挪走。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曾去找过,但再没找到。

义堂村80岁的车辆厂退休干部张德元讲述:戚继光的墓碑像是官家所建,坟头有房子那么高,旁边建有祠堂,祠堂前有牌坊。但墓地在日军入侵时遭破坏。义堂村其他几位八十多岁老人也证实,这座墓地向北50米左右还有两座东西排列的大墓,应该和戚继光的祖上有关。不过,这些墓都曾被破坏过。

悬疑

戚继光死在山东,葬在义堂?

据齐生雷前几年整理的资料,义堂村八十多岁老人李海说,解放初,在棉六西北角运河土桥下有块大石碑,上面记载有戚继光和义堂的关系。但这块碑在1966年被大队在运河岸装修电井用了。现在电井的位置在义堂村纪念堂对面的北二环路基下。

那么,戚继光为什么会葬在义堂?义堂村八旬老人齐学敏和邻村百岁老人吴金玉证实,过去有一出戏,叫做“阁老迁碑”,演的是与戚继光同朝为官,且做过戚继光上司的梁阁老,在戚继光死后,冒着危险将戚继光的尸骨由山东迁回老家行军庄。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