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河南省淮阳县入选“50佳中国最美的小城”

2009-12-18 11:19
来源:新华网河南 作者:李同森 张葆青
河南省淮阳县入选“50佳中国最美的小城”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7电 (李同森 张葆青)近日,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华民族和谐发展促进会、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中国影响力

河南省淮阳县入选“50佳中国最美的小城”

新华网河南频道12月17电 (李同森 张葆青)近日,由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中华民族和谐发展促进会、欧中经济技术交流促进会、中国影响力传媒、中国县域旅游网等有关机构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小城“选秀”活动在北京落幕,河南省淮阳县被评为“50佳中国最美的小城”。这是淮阳县继朝祖会、赏荷月分获“中国节庆金手指奖”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淮阳古称宛丘、陈,是中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史载:“太昊之墟古宛丘之地,神农都之始为陈”,“陈乃禹贡豫州之域,春秋陈侯之国也,其曰淮阳者以其在淮水之北故名也。”厚重的历史为淮阳留下了丰富的人文、生态和旅游资源。淮阳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工业强县”发展战略,促进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该县以争创全省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和中国旅游强县为载体的“四城联创”,在精神文明、旅游、园林、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建设力度,加快城市发展速度,将这座历史古城与现代城市进行适当的融合,不仅保留了古城的历史风貌,更呈现现代城市的时尚气息,进而催生了一座文化旅游名城。

以资源优势为依托 打造文化旅游名城

淮阳是姓氏文化、八卦文化、龙图腾和农耕文化的发源地,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自尊自信的源泉、凝聚一体的象征。且不说老子、孔子、曹植、李白、李商隐、张九龄、苏轼、苏辙等历代仁人贤士在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单就这厚重的历史文化就为淮阳留下名胜古迹达326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一年一度的羲皇故都朝祖会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创“单日参拜人数最多的祭祀活动”吉尼斯世界纪录。16000多亩的龙湖承载着6500多年的文化积淀,一湖、一陵、一古城相互辉映,是中原大地不可多得的生态宜居地之一。淮阳县立足做强文化旅游产业,抓形象包装、品牌推销、水面开发和风格定位,以建设“中国旅游强县”为抓手,围绕“寻根谒祖、观光休闲、文化体验”三大主题,以“羲皇故都朝祖会”、“龙湖赏荷旅游月”活动为平台,树立“庙会文化”、“祖根文化”、“生态文化”三大品牌,着力打造“千年庙会体验游”、“姓氏文化寻根游”、“龙湖生态水上游”三大旅游产品,把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成为市场品牌优势。淮阳县委书记任连军告诉笔者:“用文化作淮阳的名片,打响独有的伏羲文化牌,吸引民众的注意力,提高淮阳的美誉度,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打造一个全新的文化旅游名城,是今后县委、县政府工作的重头戏。”

以“四城联创”为载体 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在加速经济建设的同时,淮阳县全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并将创建“全省文明县城”作为“四城联创”和以环境聚人气的龙头工程来抓,全县上下开展了声势浩大、规模空前、扎实有效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创建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该县从理论学习、思想教育、领导班子建设、人才培养、工程创优到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再到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始终做到紧密结合创建工作实际。同时,在文明创建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激励机制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创优发展环境等方面的长效机制,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该县先后修订、编制了《淮阳县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淮阳羲皇故都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7-2025)、《淮阳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西城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多项规划,县城建设项目详细规划覆盖率达100%。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