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杜鹃景区,有座造型精美的石雕古墓。花区藏“花坟”,无人识香魂。
藏在花区里的古墓。
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内有一座数百年的石雕古墓,墓身四周刻有人物、花草等精美图案,极具考古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古墓座落在风景区内,占地52平方米左右,呈圆形,坟顶凸起,周围有滴水檐石,墓身用工整石条砌成,每块条石上均有两幅浮雕。浮雕图案取材广泛,有历史故事“月下追将、渡江招亲”;有表现民间艺术的吹笙弹琴、耍龙舞狮;还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田园风光、荷塘清趣等等。浮雕内容丰富,线条流畅,人物神态栩栩如生、场景绘制惟妙惟肖。由于地处花区之中,当地人都称这古墓为“花坟”。
据当地群众介绍,“花坟”可能建于清代,距今有200年以上,主人是百里杜鹃宋家沟满族人。
据了解,宋家沟满族居民是清初来到这里定居的,由于长期汉族、满族等多民族杂居,满族人民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至清朝中晚期,宋家沟满族就出了10多名文武秀才,宋氏家谱还有“同科入泮者三人”的记载,其中有一个叫付德洋的不仅留学过日本,还会讲六七个国家的语言。
关于“花坟”墓主是谁,至今有很多争议。有人传言:坟内葬的是一位满族姑娘,名仲敏那依,其家道殷实,青年居孀,死后无人继承产业,族人就用她家产为其建造了这座当时造价昂贵的坟墓。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墓主是当时宋家沟有名的富户宋应琦,宋应琦是清代出名的秀才,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宋应琦死后,一切家产自然由其女儿、女婿继承。为表孝道,女儿、女婿请来附近有名的阴阳地理先生,择此处为墓地,又请来许多能工巧匠、善书画者,历时数年,建造了这座坟墓。
87岁的宋炳执老人回忆,以前墓前立有三块高大的石牌坊一样,牌坊上雕龙画凤,墓前还有石人、石马立于两侧。不幸的是这些碑石在文革初期被毁坏了。
由于碑、柱被毁,给花坟的考证、研究工作带来巨大困难。然而,关于“花坟”的许多传说故事,却一直在民间流传。
(责任编辑:堇苓蒹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