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
今年9月,南京云锦以及金陵刻经处的金陵刻经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功晋级为世界级非物质遗产,这样的喜讯让南京人颇为自豪。昨天,南京市在南京文化艺术中心隆重举行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申报工作表彰大会,这也是南京市文化局首次官方公布相关的世遗成果,令人惊喜的是,南京市的世界级非遗绝非仅有这2项,南京剪纸和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一直“潜伏”着。
南京剪纸和南京古琴艺术是“潜伏”的非遗
今年9月,南京云锦以及金陵刻经处的金陵刻经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功晋级为世界级非物质遗产,这已为南京市民熟知。但是南京剪纸和古琴技艺也是世界级非遗的情况,却一直不为人们熟悉。为何这两项技艺会一直“潜伏”着呢?
据南京相关负责人透露,与南京云锦和金陵刻经技艺同一批次中,中国共有22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就包括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是全国各地众多城市联合参与申报的,像我们江苏就有南京剪纸、扬州剪纸等参与其中。像中国剪纸这样广泛概念的世遗,只要是参与申报的、并且已经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都可以成功晋级为世遗行列。而南京剪纸早已是国际级非遗项目了,这次中国剪纸申请世界遗产成功,南京剪纸也顺利晋级。”
与南京剪纸情况基本相同的还有南京古琴艺术。据悉,早在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二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古琴艺术就成功入选。而南京古琴艺术(金陵琴派)也已经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这样一来,南京就有了4个世界级非遗项目了。
南京剪纸大师“金箔剪纸”赠国际友人
昨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顾问、总协调人爱丽斯女士也来到了现场,她毫不吝啬自己的溢美之词,将自己对南京云锦等世遗项目的喜好充分表达了出来。而会后,南京剪纸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张方林先生还亲自为爱丽斯女士剪了一幅肖像图,而采用的就是南京独一无二的“金箔剪纸”技术。
张方林先生表示,目前剪纸作品采用的纸张一般是用竹浆做成的,虽然易于操作,但是在保存上存在一定的问题。“长时间保存肯定会出现颜色减退、风化等情况,但是金箔剪纸就不同,它可以保存上千年。”但是,有长必有短,金箔剪纸在操作上的难度相当大。“首先就是金箔很薄,只有0.01微米,拿到手上就粘住了。只能是把金箔夹在特制的纸中间。动剪刀后,就必须一气呵成,因为金箔很容易错位,一旦停顿,就很容易失败。”
虽然南京剪纸已经贵为世遗,但是其知名度却依然不够,有时连南京本地人都不知道,这也是造成南京剪纸这个世遗“潜伏”这么久的缘故。张方林表示,南京剪纸属于江南流派,最大特色是艺人创作时不打底稿,信手拈来,全凭心中构思、设计,还要不断创新,因此现场表演性极强。上世纪50年代,南京剪纸就向世界出口,1979年以来已经有100多人次出国表演。
(责任编辑:一花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