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山体渐倾斜 拉裂“世遗”明代开国功臣邓愈墓

2010-01-09 09:22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李海勇
陵墓的墙壁裂开了很大的口子 墙壁和地面裂得不成样子 昨天下午5点,南京市民孙先生向本报96096反映:雨花南路的邓府山整个山体已经开始向东南方倾斜,山上的明代开

陵墓的墙壁裂开了很大的口子

墙壁和地面裂得不成样子

昨天下午5点,南京市民孙先生向本报96096反映:雨花南路的邓府山整个山体已经开始向东南方倾斜,山上的明代开国功臣、宁河武顺王邓愈陵墓也出现了大量裂缝。这是世界文化遗产啊!如今出现这么多裂缝怎么就没有人管呢?

昨天下午5点半左右,记者来到雨花台区的纬八路旁,有一座“山高水长”的石牌坊,这就是明朝开国功臣邓愈的墓冢。在山脚下,记者从几块碑文中了解到,山上的邓愈墓不仅是“江苏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世界文化遗产“明清皇家陵寝”明孝陵的一部分。此时虽已天色渐晚,但仍然不时有住在附近的市民在山上锻炼,“山上比较空旷,我们早晚都会来这里走走,呼吸呼吸新鲜空气,锻炼锻炼身体。”一位姓王的市民告诉记者,由于经常来,我们其实很早也就发现这里不太对劲了,“站在山上总感觉怪怪的,后来有一次离得比较远看这座山时,居然发现整个山体好像开始向东南方倾斜了!”

记者注意到,在邓府山的西半部分,地面出现裂缝的现象很严重,一些水泥地和墙面上出现了长长的裂缝,其中在明太祖第八女福清公主的陵寝外,一条长20多米的裂缝随着向下的台阶延伸,一旁的墙壁也出现很宽的裂缝,能容得下一个手指。而情况最严重的就是山体南面的一座凉亭了,远远地看去,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整个凉亭向东南方倾斜,绕到亭子的南面可以发现,原本紧挨着凉亭的地砖带着厚厚的水泥块已经脱离了地面,与凉亭“分了家”。几位在附近锻炼的市民表示,自从发现这座凉亭周围出现裂缝后,大家都不敢再在凉亭中锻炼了,“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倒掉了,那时候想跑都跑不出来!”

记者随后采访到雨花台区安监局的花局长,他告诉记者,发生倾斜的凉亭是十几年前为增加景点内容而建的,由于时隔太久,具体是哪个部门负责操作这个事情的他也不清楚。昨天下午他与当地街道、社区的工作人员已经到现场看过了,目前尚不清楚整个山体和凉亭发生倾斜的原因,“可能是地质问题,但是要经过相关部门实地勘察过后才能知道。”花局长表示,安监局只能负责对工厂等部门发生安全事故进行调查,现在是山体出现问题,他们也无能为力,“我们会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请对口部门前来实地勘察,找出问题的根源,争取早日将这一问题解决。”对于这么一处重要的世界遗产,到底该谁来管,本报将继续关注。

邓府巷就因邓愈得名

邓愈(1337-1377年),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安徽虹县(今安徽宿县)人,原名友德,“愈”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邓愈少年时便随父兄抗击元兵,骁勇异常,16岁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后来投奔朱元璋麾下。邓愈战守有方,激励将士,以弱制强,乃是常胜将军。以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岁禄三千石,并赐予世袭。洪武十年暴病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时年41岁。明太祖追封其为宁河武顺王。

明朝开国功臣墓有一部分在紫金山阴,另一部分在南郊(雨花台区),都是爵位很高的功臣。邓愈曾住在现在的邓府巷,邓府巷由此得名。

(责任编辑:木兮兰兮)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