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趣馆里娃娃多
“我家两个双胞胎宝宝在开馆第一天就过来了。”年过七旬的刘奶奶是双胞胎马梓尧、马梓舜的外婆。从2009年7月份开始,每天早晨她都会带着两个外孙过来看看书,玩玩游戏。“两个宝宝刚刚才20个月,不怎么适合上幼儿园,来这里再适合不过了。”刘奶奶告诉记者,通过几个月的学习,两个小外孙不仅提前学会说话,甚至还能认识个别汉字。
上午10点半,一般都是主题活动时间,老师事先画好一艘小船,然后分给每个小朋友一张白纸和一根彩笔让他们跟着学。虽然有些孩子因为年龄太小,画得不是很像,但那握笔的姿势依然有模有样。
读书亦可玩耍亦可
今年23岁的郜松是阅趣馆唯一的固定老师,一周七天都会有她辅导孩子的身影。“阅趣馆主要有亲子阅读、讲故事和主题活动三个主要项目。我们总共有几百本适合0岁到12岁的孩童阅读的图书。”
在阅趣馆的墙壁上,张贴了很多绘画作品,而且都有小孩子的签名。“这些都是在主题活动中那些小朋友们亲手画的。”郜松介绍,为了锻炼小孩的动手能力,她特别增加了一些涂鸦、捏泥巴、亲子游戏等操作能力较强的活动。“小朋友们都特别喜欢这些小活动,尤其是涂鸦,很多小朋友的作品我看了都非常喜欢。”谈到自己学生的动手能力,郜老师非常自豪。
未来还会诵读国学
“我们现在正在建一个国学经典诵读班和四点半辅导班。”郜松告诉记者,她已经联系了一所高校的国学社团,让社员在空闲的时间给4到6岁的孩子朗诵经典的国学篇章。“国学诵读可以让孩子们在幼时起就培养起对文学的兴趣。”
另外,考虑到现在很多小孩子放学后家长都还没有下班,郜松准备策划筹建一个四点半辅导班。
“到时候可以请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辅导孩子们课程,帮助他们完成作业。”郜松说,她已经联系好了志愿者,等一切准备完毕后四点半辅导班就可以开班了。
(责任编辑: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