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八旬武僧揭秘少林寺护院传奇 轻功好人称飞毛腿(2)

2010-01-12 10:17
来源:大河网 作者:邱延波 张朝晖
一旦进入少林武僧之门,主要任务就是练功,其次才是诵经上殿。毛永汉回忆说,当时的护院僧有一半是登封本地人,一半是外地人。 毛永汉至今仍记得

一旦进入少林武僧之门,主要任务就是练功,其次才是诵经上殿。毛永汉回忆说,当时的护院僧有一半是登封本地人,一半是外地人。

毛永汉至今仍记得当年的护院僧有长青、素来、行道、应方、应长等,长青和素来新中国成立后参军入伍进了北京。

当护院僧后,在十五六岁时,毛永汉开始练习“提钟”。所谓“提钟”,就是把一座重240斤的铁钟单手提起,直至胸部。刚开始,毛永汉用尽全身力气,只能把钟提离地面。后来,逐渐能提过膝盖,到最后能提到胸部。毛永汉说,后来他能一口气提50次。

◆◆ 轻功好人称“飞毛腿”

少林寺的高僧教导习武的护院僧:

练功首先要出“三层汗”。第一层叫“慌汗”,第二层叫“粘汗”,第三层叫“凉汗”。“慌汗”就是刚接触练功时出的汗,没有用;练到第二层,身上再一次出汗叫“粘汗”,这时才沾边,渐入佳境;第三层,练功练到身上似汗不是汗,似油不是油,这叫“凉汗”。到了这种境界才叫“功夫”,有了“功夫”才可以睡觉。

那时候,少林寺其他僧人睡觉是大通铺,护院僧睡的床是“椿凳子”。这种凳子比现在的板凳宽一些,大约40厘米宽,睡觉很难睡稳,一不小心就掉下来了。特别是在冬天,睡在这种凳子上,很容易冻醒。护院僧生活很苦,练功又危险,有不少人中途“退”出护院僧。

毛永汉还在贞绪大师的教导下,进入千佛殿,练习扛桩,即练就护身金箍罩。这个金箍罩与武侠小说和电影中的金钟罩、铁布衫不同,主要是用背和臂撞击木桩,练习身体的撞击能力和抗击打能力。

毛永汉说当时练功的方法比较原始,所谓的轻功其实就是练弹跳能力。当时,是在地上挖一个坑,不断练习从坑里往外跳。随着弹跳能力的提高,坑不断加深。

“我最好的时候,能跳六七尺,一般的院墙,一下就跳过去了。”毛永汉提起当年练功的情况,仍自豪不已。

毛永汉在少林寺15年,练就了一身少林功夫,人称“飞毛腿”。他对轻功、硬功及少林拳械都非常精通,尤其是双刀滚趟,水泼不进。

◆◆ 探亲途中压趴惊马

寺院对护院僧的要求非常严格,譬如,所有僧人外出赶集赶会要一律穿长衫,戴礼帽,不能穿和尚衣。这项规定既是防止外界对外出和尚干扰,也是为了防止个别和尚惹事,有毁少林寺名声。

毛永汉出家后,家里人用他出家换来的两斗玉米作为盘缠,去陕西逃荒。这一去就是10年,16岁的护院僧毛永汉非常想念家人,向师父哀求去探亲。

师父要求他:少管闲事,莫惹是非;不准说自己来自少林寺,更不准说师父是谁;不准炫耀自己的武功。

毛永汉牢记法根大师教诲,独自上路了。第三天中午,毛永汉到了灵宝县城。正准备找一家包子铺买俩包子吃,突然听到后边有很多人大叫:“马惊了,快闪开!”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