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肖发标将登上“2009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论坛,发表关于华林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讲演。高安市华林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周岭村,这个有着1600多年历史、曾以“华林书院”闻名全国的小山村,再一次吸引世人关注的目光。
造纸术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一直以来,因为从未发掘过造纸的遗址,中国造纸究竟始于何时,学术界争议不断。而华林明代造纸作坊遗址的发现,着实令考古界兴奋。
2005年,高安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周岭村调查时发现了多处水碓遗址。为了弄清水碓遗址的用途与年代,2007年9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联合对水碓遗址展开了深入调查和发掘。2009年10至12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安市博物馆再次联合组队,对华林造纸作坊遗址展开了第二期考古发掘工作。期间,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和中国造纸学会纸史委员会专家也来到现场,进行勘察论证。
长达4年的考古发掘,严谨的考古工作者按照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所记载的“造竹纸”术,从伐竹到沉腐、蒸煮、拌灰、漂洗、粉碎等一整套造竹纸所需原料加工的工序,一一进行细密的考证,并最终得出结论:这是一座明代造纸作坊遗迹,基本上反映了从伐竹到制浆的造纸工艺流程,是我国首次科学发掘的造纸遗存!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