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中国第一部壮语民歌出版物问世 传承原生态民歌

2010-02-02 08:56
来源:广西新闻网 作者:梁凯昌 张芳琳
“壮族山歌多又多,算来十万八千箩。精选歌碟一百首,好歌唱响全中国。”1月29日在《壮族民歌100首》首发式上,《壮学丛书》总主编张声震,动情地唱起一首壮族民歌《壮族山歌多

 

三月三日,一群身着艳丽民族服饰的壮族男女在“中国壮乡”广西武鸣县花花大世界跳起民族传统的竹杠舞,迎接八方游客。广西壮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圩将于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四日在武鸣县举行,主要有广西歌王大赛、千人竹杠阵表演、抢花炮、抛绣球等壮族民俗文化活动。
  “壮族山歌多又多,算来十万八千箩。精选歌碟一百首,好歌唱响全中国。”1月29日在《壮族民歌100首》首发式上,《壮学丛书》总主编张声震,动情地唱起一首壮族民歌《壮族山歌多》来表达内心的喜悦,祝贺我国第一部壮语民歌出版物《壮族民歌100首》以及配套DVD光盘问世。
  倾力著作让原生态民歌传承和弘扬壮乡文化
  由广西民族音像出版社制作出版的《壮族民歌100首》一书,是以现代化手段、立体式搜集、研究、翻译、整理、出版保存壮族民歌精粹的第一本歌书。它的出版问世,凝聚着所有工作人员的心血,让壮族原生态民歌也能与时俱进。
  这本书由《壮学丛书》编委会策划,《壮学丛书》总主编张声震直接指导,壮族音乐家范西姆主编,《壮族民歌100首》DVD光盘则由本书课题组成员摄像、录音,汇集了各方面专家的心血。
  《壮族民歌100首》的采风、考察工作从2006年3月开始至2007年8月,历时一年半。两个调查采风小组深入到云南、广西、广东三省(自治区)10个市、38个县、区进行采风,行程数千里,通过录音录像,获得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2008年7月,整理、编写工作结束,工作人员一共整理记录了风格独特的各个壮族聚居区壮族的优秀民歌作品,其中单声部壮族民歌77首,多声部壮族民族民歌23首。
  2008年7月至2009年7月,这些作品交由广西民族出版社编校出版。本书从立项到出版总历时三年多,是一套颇具特色、极富价值的文化产品。
  本书所选民歌均属民间原创、原唱,并由民间优秀原生态歌师、歌手用壮语南北方言土语演唱。每一首歌曲的排序按简谱、国际音标、壮文、壮语直译、汉译唱词来排列,每首歌或一组同类歌曲,由专业人员撰写释文,阐明歌曲特色、演唱的人文环境等,多方面、具体详细地展现了壮族民歌独有的音乐特性和唱词艺术形式。
  政府专项拨款支持领导和专家大力帮助
  《壮族民歌100首》是《壮学丛书》系列成果之一,而《壮学丛书》从开始到不断发展壮大,就一直得到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与莫大支持,自治区主席马飚不仅关注《壮学丛书》的进展情况,还指示有关部门拨付款项,为《壮学丛书》的编纂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壮族民歌100首》的编纂工作也时刻牵动着关心这一项目的领导和专家的心。从课题开始展开工作到完成,始终得到了自治区原副主席张声震、广西社科院原副院长黄铮、壮学会覃乃昌、岑贤安、古籍办欧薇薇等领导专家的支持与指导,潘其旭研究员为全书进行了认真审读并提出了宝贵意见,特约自治区民语委黄佩兴同志对歌手演唱的100首民歌的壮语唱词进行了重新听碟和审听,对壮文、国际音标作了校正统改,并作壮语直译。
  保护壮族优秀文化让壮乡山歌传承接力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壮族人民“善歌”,广西又是壮族的主要聚居区,是“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但是长期以来,缺乏一本详细介绍和记录壮族民歌的著作。
  《壮族民歌100首》以及配套的DVD光碟的出版为广大热爱壮族民歌的读者以及研究壮族文化特别是为壮族民间歌曲艺术的专业人员提供了参考和学习的途径,是我国第一本极具价值的壮族民歌精选著作。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