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彩票”批评一箩筐 反责难者称“不肮脏”(2)
2010-02-06 09:18
在电影《孔子》饱受指责之际,孔子彩票的推出成了另一个火引子。有人发文,愤然道:孔子不是一个筐。该文指出,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下,把孔子
在电影《孔子》饱受指责之际,“孔子彩票”的推出成了另一个火引子。有人发文,愤然道:“孔子不是一个筐。”该文指出,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下,把孔子当包装,内里塞进各种货色进行贩卖,是非常值得警惕的。礼崩乐坏,可能就是从打着传播的旗号进行亵渎开始。
也有人用“混搭”来替换“亵渎”“贩卖”之类的严厉指责之词,把“孔子彩票”的创意比作《大腕》里的“葛优智慧”。电影里的葛优把国际大导演、葬礼与广告“混搭”到了一块儿,山东福彩中心把孔圣人、论语与彩票“混搭”到一起。文章调侃说,“孔子”彩票的“混搭”功力之深,简直比葛优还葛优。
反责难之声:“孔子彩票”不肮脏
对“孔子彩票”的推出,正反意见不相上下。有认为责难方“太卫道士”,孔子帮着“销售”福彩,做点造福四方的事,“仁者”之心何错之有?有认为反对者是“看见骆驼认为是马背肿——少见多怪”。
驳斥“绑架孔圣人”之说者,理由是:“孔子思想和儒家文化”没那么容易被宣传,自然也不会轻易地被亵渎。如果真相信“孔子文化彩票”能够消费经典,那未免是对经典、对文化的不自信。
驳斥“亵渎孔子”之说者,理由是:人民币上不也都印着国家领导人的头像?美元上不也都印着美国总统们的头像?既然钱不是肮脏的,彩票自然也不是肮脏的。
有评论认为,横竖看去,都没觉得有什么铜臭、亵渎的成分。虽然发行方“宣传儒家文化”的话听着近于冠冕堂皇,毕竟发行彩票的主要或根本目的是为了筹集公益金。倘若利用巧妙,对普及一下儒家经典《论语》多少能起到一定作用。
(责任编辑:韵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