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千年玉虎圆满“合璧” 或将是“天下第一虎”

2010-02-08 08:54
来源:扬子晚报 作者:蔡震
一个4500年前雕就的玉虎,在历史长河中断为了两截。可奇迹在南京发生了:虎的前、后半截分别遗落在古玩市场和工地上,这件玉虎宝贝的身尾两截,在古城南京圆满“合璧”! 

 

这就是传奇故事的主角玉虎(圈中为接缝处)
  农历虎年即将到来,“赏虎”也成为了文物界的时尚。昨天,本报一位热心读者就带来一件十分罕见的“圆雕玉虎”,还带来了一段堪称传奇的“金陵玉虎缘”:这件被专家认定为4500年前(相当于太湖地区良渚文化早中期)雕就的玉虎,在历史长河中断为了两截,可奇迹在南京发生了:虎的前半截,一位藏家购于南京古玩市场,而后半截居然也在南京一工地上被另一藏家发现。偏偏这两位藏家还是朋友!而这比中彩票大奖还小的概率真的发生了:这件玉虎宝贝的身尾两截,在古城南京圆满“合璧”!     
 
  故事多奇?
 
  重圆概率小过中彩票大奖
 
  南京古代艺术品研究学者盛华杰是本报的忠实读者,他看到前日本报刊登了南京博物院“盛世虎”院藏精品文物展览消息后,打电话给记者称,他有一位藏家朋友胡先生,手中有件玉虎文物堪称传奇。
 
  出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件“圆雕玉虎”,只比人手指略长一些。记者用尺子量了一下,长约10厘米,宽和高各约1.5厘米。盛华杰告诉记者,别小看这个小东西,经江苏省收藏协会名誉理事,被誉为“江苏玉器鉴赏第一人”的王念石老先生鉴定,这件玉虎的年代距今约有4500年,比目前所知的年代最古老的圆雕玉虎,也就是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玉虎还要早1300多年!听到这里,记者小心翼翼地拿起这件玉虎观赏起来,没想到它却是两截。文物在历史的长河里断成两截,本来不稀奇,可背后的故事却真是传奇了。
 
  胡先生回忆说,那是十多年前,他在南京某古玩市场,非常意外地发现了这件玉虎。虽然只有前半截,但长年收藏古物的经验告诉他,这恐怕是无价之宝!没有过多犹豫,胡先生就把它“淘”了下来,视若珍宝般收藏在家里。不过在每天玩赏之余,胡先生也颇为遗憾:“可惜,我此生只有半只玉虎的缘分!”
 
  万没想到的是,老天特意选择了南京这块宝地让这件宝贝“合璧归整”。也就在数天前,胡先生去一位藏友家玩,无意中见到一条玉质动物尾巴,当时心头就这么一震:难道世上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他赶紧仔细查看了这条玉尾,惊喜地发现,尾巴的“包浆”(注1)与自己的玉虎包浆极为相似!天啊,难道……藏友告诉他,是在南京某基建工地捡到的,正为不知这件玉器尾巴为何物而犯愁。胡先生大喜过望:要知道,一件几千年前的文物,断成两截后在一个城市“重圆”的概率,比中彩票大奖还要小得多!
 
  胡先生小心翼翼把尾巴揣在怀里赶回家,迫不及待拿出自己收藏的玉虎身子一拼:完美!丝毫不差!胡先生不禁感慨:“虎年即将到来,是谓奇缘,是谓吉兆啊!”
 
  价值多高?
 
  或许将是“天下第一虎”
 
  那么,眼前这个小小的玉虎,“体格”很小,造型也不复杂,真的有那么大的价值吗?且听盛华杰解释:“古代的玉器中,这件已经算是比较大的了,通常年代越早,造型越简约。此只圆雕玉虎,表面呈浅黄色,有白色、褐色等沁色(注2)。”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