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指挥彭家鹏在此次巡演中激情指挥。
从上一个虎年将中国民族音乐第一次输出到维也纳金色大厅,经过十二年的坚持,每年中国春节,在欧洲的许多城市,聆听来自中国的“阳春白雪”已成为一种传统。吴氏策划——
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高山流水觅知音
瑞士,苏黎世。2月14日中午,北京虎年春节的大年初一。
雪落无声。苏黎世湖静如处子。不远处就是这座城市引以为豪的、有着百年历史的音乐厅,以对演出质量分外挑剔而闻名的它,第一次向中国民族音乐敞开了大门。
由“吴氏策划”组织的“中国春节民族音乐会”第13次欧洲巡演的最后一站选择在这座辉煌的音乐厅,这也是中瑞建交60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之一。苏黎世的老市长、瑞中协会主席瓦格纳在演出开始之前热情致辞说,2010年是瑞中建交60周年,在这样的情况下欣赏来自中国的曼妙的民族音乐,也象征着中瑞两国在相互尊重、理解的基础上能够携手创造美好的未来。
中国驻瑞士大使董津义夫妇、驻苏黎世总领事梁建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井顿泉以及瑞士议会联邦院议长福斯特尔夫妇等各界人士出席了这场音乐会。能够容纳1000人的音乐厅座无虚席。音乐会上,中国广播民族乐团的艺术家们以《春节序曲》、《茉莉花》、《花梆子》、《龙舞》等作品展示了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热爱和平的大国形象,全场观众为之倾倒。在观众的盛情之下,乐团加演了《送冬节进行曲》等瑞士名曲。当全场观众用中文齐声向演奏人员祝福“新年好”时,气氛达到沸点……
作为最早将中国民乐带入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文化使者,经过十几年的耕耘,能够看到中国的“胡琴琵琶与羌笛”在西方音乐的千里沃野中终于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年逾古稀的吴泽洲自然是欣慰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中国的文化精粹在世界主流的舞台大放异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优秀艺术可以跨越语言、地域、生活习惯和教育背景,中国民乐属于世界
1998年无疑是一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里程碑。
“中国艺术团体出国访问演出,相对于外国艺术团体进入中国文化市场,其势仍微……凭借国人自身努力,把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精华推向世界艺术舞台和国际文化市场。”1997年,一直致力于将西方优秀文化引进中国的吴泽洲觉得将中国的优秀文化输出到海外同样重要,于是直接呈函文化部。在文化部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中国民乐于1998年春节首度出征金色大厅。当吴泽洲抵押上自己的全部家产,在金色大厅的合同上签下名字时,颇有荆轲刺秦时的壮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