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近代中国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上海重生

2010-03-18 14:05
来源:新闻晚报 作者:詹皓
外滩美术馆将以 “人文的关照、艺术的推广”为使命,计划和国内与国际上重要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合作,为大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和文化休闲资源。

  海黄浦江与苏州河交汇处的外滩源地区将诞生一座外滩美术馆,其原址曾是近代中国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亚洲文会大楼,而美术馆的主人则是上海洛克菲勒集团外滩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虎丘路146号原址为亚洲文会大楼,建成于1932年,不仅是十九、二十世纪中西学术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见证,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向社会开放的一座博物馆。当年,这幢五层大厦中设有演讲厅、图书馆、博物馆陈列室,集展览、文化活动以及知识传播于一身,有别于城市街区中其它建筑,带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1952年,博物馆停办,其多年积累的2万多件自然标本、6千多件历史文物和艺术藏品分别构成了今天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的典藏基础;其图书馆收藏的1万4千余册中西文图书,并入徐家汇的天主教藏书楼,成为上海图书馆的特藏。

 

近代中国第一座对公众开放的博物馆上海重生

  2005年,上海洛克·外滩源获得美术馆所在街区的开发权益。为尊重与传续历史建筑所承载的文化遗产,公司决定修缮亚洲文会大楼,并在其原有文化机构的定位上,注入当代艺术的精神,将其建设成为公益性的当代美术馆。

 

  亚洲文会大楼原建筑当年在设计中采用了中国传统的装饰与风格,形成独具价值的混合风格。此次执掌重建设计的英国著名建筑师DavidChipperfield,为了尽可能地呈现原汁原味,在主要建筑立面上都以1932年建成时的原貌为依据进行修缮。
 

  外滩美术馆将以 “人文的关照、艺术的推广”为使命,计划和国内与国际上重要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合作,策划学术性展览,举办与时尚创意、建筑设计相关的展览,组织新锐艺术家进行创作发表,为大众提供优质的艺术教育和文化休闲资源。外滩美术馆馆长赖香伶在台湾地区拥有超过20年艺术策展经验,她说,外滩美术馆正在规划当代艺术家创作展览、年度策展人展览计划、国际研讨会及文化讲座、外滩历史建筑艺术导赏活动等一系列的跨界活动。今年5月份的开幕展览将是享誉国际的中国艺术家蔡国强的个展《农民达芬奇》。蔡国强一直以探索人类、自然和宇宙的关系,又以大自然转化的力量和能量为主题进行艺术创作,蔡国强本次个展将焦点集中在中国农民的创作力与社会议题上,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为上海、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众带来全新的观展体验。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