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孔庙举办“复古”拜祭活动

2010-04-07 14:32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古缘
4月5日,孔庙内古琴声悠远,国学馆的学童、学生家长及多名市民参与了拜孔、琴歌弹唱、古文吟诵、放风筝等系列传统清明节活动,“复古”清明节增强了“节味儿”。
孔庙举办“复古”拜祭活动
4月5日,孔庙内古琴声悠远,国学馆的学童、学生家长及多名市民参与了拜孔、琴歌弹唱、古文吟诵、放风筝等系列传统清明节活动,“复古”清明节增强了“节味儿”。
 
行三叩礼拜孔
 
清明节一早,来自国学馆的学童、方家小学部分师生、学生家长等150多名市民和多位观众聚集在孔庙大成门孔子雕像前,庄重地向孔子行三叩礼。3名学生认真向来宾示范了文明祭扫的动作要领。
 
民俗专家介绍,一年中拜孔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段,除了孔子的诞辰日,就是清明节。作为表现对祖先之孝的清明节,更应该提倡尊师重教,让人们在亲自参与祭拜活动的过程中,感受传统美德。
 
吟诵国学经典
 
拜孔之后,众人来到国子监彝伦堂,来自国学馆、方家小学的15名学生,身着汉服,拂动古琴,朗诵起《大学》经典章节。随后,彝伦堂上演了琴歌弹唱《春晓吟》、《访子期》,时下流行的《幽兰操》在孔庙国子监弹唱,别有一番风味。
 
民俗学专家王作辑先生介绍,清明节是人们与祖先团聚的日子,是把节气和节日,怀念与希望集于一身的独特节日。传统中每到清明节,人们要吃柳芽糕,香椿芽拌豆腐。
 
古“戴柳”今“插柳”
 
古代清明节,人们有扫墓之后折柳树枝佩戴的习俗,“戴柳”表示已完成祭祖仪式,是孝顺的表现。后来演化为“插柳”,即种植柳树,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便源于清明插柳。
 
这一天,孔庙内众人提水为古树浇水,传统习俗演化出新形态。彝伦堂前,人们坐茶席、习茶艺、踢毽子、放风筝,体验清明节“祭祖”之外的“踏青”含义。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