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赵云故里之争,还是多个地方竞相争夺三国美女大乔小乔故里的新闻,在戴勇个人看来,“这些都是炒作,大邑不会跟风。”大邑和武侯祠一直都有联系,在赵云墓重建完成后,将会配合四川现有的三国遗址,形成一条关于三国游的旅游线路。
“ 目前,赵云祠墓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方案已经完成,大邑县职业高级中学也已完成搬迁,施工单位即将进场。”戴勇说,子龙祠墓已被列为大邑县文体局灾后不可移动文物类修复项目,并争取到中央灾后重建资金406万元,将全部用于第一期子龙祠墓前殿等6处现存遗址的重建。同时,大邑县还将引入社会资金参与重建,这部分资金估计约有1000万。
根据规划,赵云墓远景规划面积2公顷,其中核心保护区域约20亩,缓冲区约10亩。其中,第一期的维修重建重点保护维修面积有10650平方米,预计明年初可与公众见面。
随后,大邑计划用两年时间筹备成立大邑博物馆(抑或子龙博物馆),并在维护子龙祠墓、开发子龙文化的同时,在外围进行旅游环境打造,并划定一部分区域进行招商引资。目前,大邑县正在对赵云墓周边的规划进行修编。记者邓宇摄影吴小川
快评·双面赵子龙
贾知若
活在《三国演义》里的赵云丰神俊朗,英武有加——新近热播的电视剧《三国》里,导演高希希难舍长坂坡,单独成集,尊崇与笔墨齐下;活在正史里的赵云却未必诸事遂意。至三国末期,赵云虽官拜镇东将军,地位却在魏延之下,无论比武功、韬略还是比资历,常山赵子龙都堪称憋屈吧?
历史上的赵云有其两面性,现实的“赵云故里之争”,同样怀有对比分明的色调。
据报载,当河北澄底村副支书刘建通听说政府将在村里兴建赵云公园后,兴奋得没睡着觉。“我们老百姓不太关心赵云到底是哪里人,只要政府能给我们村带来项目,解决发展和就业,那就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刘副支书道破了“故里之争”的本质。
赵子龙会成为一个“项目”,或者大酒店的名讳,还会成为地方政府“收入”的代言人……若子龙将军知道后世供奉他的用心,当作何想?
“赵云故里之争”还没有落下帷幕,而“赵云墓”已经铁板钉钉,就在四川大邑。面对有点关联的“赵云故里之争”,当地文化体育局官员昨日称,“我们不跟风。”
不跟风,是好事,而如何整合以武侯祠为核心的三国文化旅游资源?这是态度之外的严肃话题。毕竟,作为最有资格去“争夺”这一切的蜀地,不争、不抢、不急功近利,可称“名人之争”浪潮中的楷模,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去肆意浪费。
此外,国家调控楼市了,地方政府卖地“不太方便”了,打旅游牌了,所以争历史名人了……如果这个轮回的结果仍然是让一片片土地重新“镀金”,九泉下的名人们已经看不到,“解决了就业”的当地老百姓们,可能也只得了一场空欢喜。
(实习编辑: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