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汶川北川共打“大禹”牌(2)

2010-05-31 09:31
来源:四川新闻网 作者:陈诚
当地相关部门表示,大禹雕像的落成不仅仅是追溯历史,更重要的是激励汶川人民延续大禹精神,重建美好新家园。 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喇明英称,
 
当地相关部门表示,大禹雕像的落成不仅仅是追溯历史,更重要的是激励汶川人民延续大禹精神,重建美好新家园。
 
四川省巴蜀文化研究中心喇明英称,旅游业是北川、汶川、茂县和理县等羌族聚居县域的支柱产业,旅游对羌族百姓而言,既是经济也是文化。
 
到处“禹”名:大禹是北川一张牌
 
从茂县沿着省道302线,翻过海拔3000多米的土地岭,就进入了传说中的大禹另一个故乡——北川县禹里乡。
 
这里的人们一直认为大禹就出生在这里。甚至走在禹里的街上,“禹”名也比比皆是。
 
在北川灾后重建中,也处处体现了“禹羌文化”,大禹故里仍是他们要打的一张王牌。为了打好这张牌,禹里乡正在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北川县文化旅游局副局长邓红说:“地震之后,县委、县政府根据北川的实际情况,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近期恢复重建的先导产业、中期主导产业、远期的主体产业加以重点发展。”
 
而“地震、大禹、羌族、红色”则是北川发展旅游打出的四张牌。
 
按照由上海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制作的《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在整体空间上,规划布局为“一极,三轴线;一环,五片区”。
 
各方回应
 
“纠缠大禹出生地毫无意义”
 
大禹出生地是在北川?理县?茂县?还是在汶川?关于“大禹故里”之争一直在学术界争议不休。如今,关于名人故里之争也成为全国各地热衷的游戏。
 
在灾后重建中,汶川、北川同时打出了“大禹故里”这张牌,两地是否也会因此卷入到世俗的“故里之争”呢?
 
对这个问题,珠海援建汶川县绵虒镇工作组工程部部长张彤直截了当地说:“争论这个毫无意义,我们更注重大禹的精神和文化。”张彤说,在大禹景区的打造中,注入的主要是大禹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吃苦耐劳的精神。比如,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大禹为了完成治理洪水的伟大事业,吃的粗茶淡饭,穿的是最破旧的衣服,住的是极简陋的房屋,把所有财物都用于治理洪水等等,“所以过多地纠缠于他到底是哪里出生的,就显得毫无意义了”。
 
北川一名官员也直言,关于大禹到底在哪里出生,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争论这个是“一件没有结果的事情”。汶川和北川都是羌族聚居地,保护“禹羌文化”是两地共同的责任。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
相关推荐
频道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