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民侠女士参加首届“两岸”汉字文化艺术节(2)
2010-09-25 11:48
杨民侠携带的汉字起源百米长卷和《汉文典》、《古文尚书》、《今文尚书》《古今汉字典》等仓颉造字有关史料首次对外展示。参加首届两岸汉字文化节
杨民侠携带的汉字起源百米长卷和《汉文典》、《古文尚书》、《今文尚书》《古今汉字典》等仓颉造字有关史料首次对外展示。参加首届“两岸”汉字文化节的台湾佛光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林谷芳先生、台湾艺术大学校长黄光男先生、台湾著名书法家林忠浩先生、中国社科院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大有先生等分别鉴赏了《汉字起源》百米长卷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随笔题词填名:“承仓颉弘扬汉字文化”,黄光男校长谈到:挖掘仓颉造字史料、填补中华历史文化空白是一项重大的工程,这些史料以及汉字起源百米长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收藏价值。
中国社科院华夏纽带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王大有(左)杨民侠(右)
王大有先生题词
我国汉字创造发明的过程,符号经过抽象画的处理形成了图画字、岩画字、象形字、古文、蝌蚪文、鸟迹书、蹄迒行、甲骨文、金文、钟鼎文、籀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的演变,呈现为一部涵盖社会、历史、时代、人文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汉字渗透着先人的智慧与观念,并在字义与字形的多重审美价值中构成了汉字文化与艺术的双重性。风格多样的汉字艺术以全新的视角审视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突出了历史感与当代性,同时汉字艺术融入人们的生活,不仅有益于开启生活层面的文化维度,也为传统与当代的深度对话营造了新的语境。
(责任编辑:地理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