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中国人的信任死到哪去了?

2011-04-20 16:49
来源:文化中国-中国网 作者:佚名
天涯论坛上的一篇名为“中国人之间的信任去了哪里?”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举例生活中诸多信任隔阂状况——去医院做手术不给医生红包不踏实;快递物品一定要

  天涯论坛上的一篇名为“中国人之间的信任去了哪里?”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热议。网友们纷纷举例生活中诸多信任隔阂状况——去医院做手术不给医生红包不踏实;快递物品一定要当面检查物品签收;双汇“瘦肉精”的阴霾还未散去,“染色”馒头又随之而来,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根源还是商家缺乏诚信……我们的社会正面临信任危机?近日,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674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2.4%的人感觉当前人与人之间的互信度低。其中,53.8%的人觉得互信度非常低。

  医患和生意伙伴之间

  信任度最低

  复旦大学学生尹怀恩说,不久前他托一名自己“信得过”的同学代交作业。没想到对方一直拖着没交,致使他该门课程成绩得了“F”。“挂科对我影响很大,我很难再相信别人了。”

  尹怀恩说,一个人对他人和社会的信任,往往就是建立在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儿上。从小事可以看出大节,只有在小事上不失信于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大信任”。

  本次调查中,98.9%的人有过他人或团体失信于自己的经历。其中,23.2%的人说类似经历“非常多”。

  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郭世佑指出,当前信任危机体现在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假报表、假数字使一些政府部门失去调控能力;社会上频频出现挑战伦理道德底线的医药与食品安全问题;高校中的考试舞弊以及学术剽窃之风;部分干部履历中的假文凭、假学历现象越来越多;一些司法腐败问题导致老百姓对法律的信任感减弱……

  尹怀恩感到,现在社会的诚信风气比过去差远了。“很多老一辈人的人际关系简单而融洽。我奶奶说,过去谁家要是盖个房子,随便说一声,就会有很多人乐意帮忙。来帮忙的人不会想着回报,被帮忙的人也不会担心谁会‘顺手牵羊’。而在当前大环境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似乎除了亲人之间还有信任可言外,其他人际关系都变得虚伪和脆弱。”

  本次调查中认为“领导与下级之间”(9.6%)、“医患之间”(9.5%)和“生意伙伴之间”(9.5%)信任度较高的人,均不足10.0%。

  家人与朋友间

  信任度较高

  调查中,69.6%的人首选“家人之间”,其次为“夫妻之间”(54.4%)和“朋友之间”(34.1%)。此外还包括:师生之间(27.5%)、同事之间(13.8%)、消费者和商家之间(11.9%)、政府部门和群众之间(10.6%)。

  影响互信的因素

  有哪些?

  在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和熟人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有讲诚信的传统,讲求“德性文明”。但近代以来,这种社会结构被逐渐打破。在从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工业文明里的“逐利”被放大,而成熟的法制体系、商业诚信原则等,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

  “曾经,我们的一些社会发展目标全与‘物质’有关。随着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人们会逐渐领悟精神财富的重要性。未来社会的道德风气或将得以改善。”

  对于如何修补和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郭世佑认为有赖于相关制度的完善和对民众进行人文素质的熏陶教育。“各级政府与单位的领导不妨建立一种对说假话问责的机制开始,加大对各类造假者的惩罚力度,大幅度提高造假成本。另外,国家可以尝试建立诚信档案或诚信信息库,对不讲诚信行为记录在案,并进行相应惩罚。”

  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指出,要重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得从自我做起,“如果自己总是失信于人,别人会再不信任你了。同时,你也会不信任别人。这是有因果循环的。”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