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动态 >

邯郸发现明清地震石刻 为研究震发规律提供史料

2011-05-30 14: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马继前 李延峰
河北省邯郸市文物局29日透露,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该市文物工作者发现多处记载明、清地震状况石刻,这为研究地震规律提供了珍贵史料。

  河北省邯郸市文物局29日透露,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中,该市文物工作者发现多处记载明、清地震状况石刻,这为研究地震规律提供了珍贵史料。

 
该市文物局局长王兴介绍说,此次发现的地震石刻主要分布于邯郸西部的武安市、涉县以及西南部的磁县。年代为明嘉靖,清道光和康熙等时期。石刻内容主要为当时地震和重建情况等。
 
王兴说,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地震石刻发现于涉县,千字碑文记载当时子夜时刻地震状况。在武安发现3处清道光时期地震石刻,碑文主要为当时灾后庙宇、乡村等重建情况。位于武安磁山镇一块石碑碑文记载了清道光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二日此地发生地震,导致村南一口水井干涸,遂村民捐款打井一事,这口井一直沿用至今。
 
在磁县观台镇西奶奶庙内,记者看到一段记录清道光年间地震石刻。碑文详细并生动记载地震情况,“道光庚寅四月二十二日戌时,地北震如雷,山崩地裂。”
 
邯郸市地震局工作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震史研究是地震科学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石刻记录了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时状况以及重建情况,借此技术人员能分析、判断当时震级及地震范围。这为研究区域地震规律,完善中国地震史等提供了宝贵史料。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