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当春节遇上情人节

2010-02-14 12:07
来源:苏州日报 作者:玉峰
虎年春节与2010年的情人节恰好重合。是本地“汤圆”不敌“洋玫瑰”,还是另有玄机?

 
 

虎年春节与2010年的情人节恰好重合。苏州不少的商家网站上,大推“情人节”概念,情人节套餐优惠送玫瑰等等,年初一被选择性“遗忘”了。是本地“汤圆”不敌“洋玫瑰”,还是另有玄机?请和我们一起来调查分析。
 
不是不爱过年是年离得太远
 
□潇
 
提及传统春节,脑中浮现出的是“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的欢乐情景,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可是,作为“80后”中的一员,那些都只是留存在孩提时的记忆。
 
都说春节最重要的是团圆,可是“80后”的我们很多人都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要么因为繁重的工作回不了家,要么就得赶着春运大潮出行,身心俱疲。对于合家欢庆、把酒言欢,我们当然是满怀希冀的,但为了享受这样的团聚,我们所付出的辛劳和感受到的奔波之苦远远要比收获的轻松、快乐多得多。
 
我们的先辈们大多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代,他们盼望着过年,或许是因为到了年关才能吃到平常不敢奢望的“红烧肉”,才能买到平时心心念念的“红头绳”。而我们这一代人,基本上从出生开始就都不缺吃穿,过剩的物质生活,早已让我们对那一顿年夜饭失去了应有的兴趣,对具有象征意义的新衣新鞋也“审美疲劳”了。更何况,现在的商家打着过节的幌子,翻着番地要价,反而成了一种负担。
 
旧时的春节,还体现在处处洋溢着拜亲谒友的浓厚氛围,可现如今,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所有的亲情表达都能轻松“搞掂”。至于被称为“全球华人的年夜饭”的春节联欢晚会,更是成了每年春节“食之无味”但又“弃之可惜”的一道文化餐。而当下流行的种种都市文明元素,不仅难以营造出一种旧时过年的文化氛围,更难以承担传统年文化的传承重任。
 
“80后”的我们,其实并不是摒弃春节这样的传统节日,只是因为传统节日早已失去了它们原有的意义。
 
洗具
 
春节与情人节像硬币的两面
 
□路人甲
 
如果仅仅从城市里的大小商店、饭店来看大年初一和情人节,也许真会得出“洋盛土衰”的结论。为了尽可能多地从年轻人口袋里掏钱,各路商家可谓费尽心机,各种促销战在商店、饭店里甚嚣尘上。情人节可以卖玫瑰、卖巧克力、卖珠宝钻戒,也可以用各种名目推销套餐、客房,而春节可以卖什么呢?苏州人的看法是在家尽量少做事,一家团聚就是最好的过节方式。至于消费,主要集中在菜市场上和熟食店里了。这样一看,春节似乎真的敌不过情人节了。
 
可是,如果你走出商店、饭店,到老百姓家里去看一看,也许会发现情人节很难敌春节。春节这天,一家人也总要聚一聚,吃顿团圆饭。不分男女老幼,春节是我们共同的节日,相比之下,真正过情人节的又有多少?
合作单位
  • 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
  • 文化部
  • 教育部
  • 中国文联
  • 中国社会科学
  • 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高等教育研究
  • 孔子学院
  • 孔教学院
  • 孔圣堂
  • 大同书院
  • 问津书院
  • 中国文明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