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民俗文化博览会制花馍 吼老腔 秀汉服

2010-02-27 17:21
来源:文化中国 作者:职茵
民俗文化博览会上,各种充满陕西民俗特色的美食、工艺品汇集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让市民在春节期间充分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
民俗文化博览会

  令人击掌叫绝的华阴老腔,色彩艳丽的凤翔泥塑,小巧玲珑的合阳提线木偶……在昨天上午开幕的中国(西安)民俗文化博览会上,各种充满陕西民俗特色的美食、工艺品汇集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让市民在春节期间充分体味民俗文化的魅力。而台湾民间艺人带来的民俗工艺品展示和台湾特色小吃,更让前来参观的西安市民备感新鲜。
  
  大荔花馍最走俏
  
  这次民俗文化博览会由省文化厅、省文化产业促进会等单位主办,为期5天的展会可供市民免费参观。展览中,来自全省各地的民俗文化展品和表演汇聚一堂,木版年画、唐卡展示,皮影、老腔、汉服表演给热闹的开幕式增加了不少看点,让不少市民过足了眼瘾。展会上,大荔县的花馍看起来最喜庆,许多观众都对那些五彩缤纷、造型各异的大个馒头赞不绝口,纷纷挤到展位前看新鲜。每个好看的花馍几乎都有个好听的名字:银子盆、银子罐、喜兜儿、枣马虎……展位前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都是大荔县手巧的村妇蒸制出来的,每个花馍都有不同的功用:比如银子罐、喜兜儿就是祭祀时在财神桌上的供品,只许男性或出门在外的家人食用,寓意招财进宝、聚集财富。而开门馄饨则是祭祀门神的花馍,大年初一的破晓时分,人们就要将开门馄饨祭于大门外的门墩上。馄饨嘴角填上的那颗红枣,意在祈求门神护佑一家人出入平安。合阳提线木偶艺人这次展示的,则是一些可以拿在手里赏玩的袖珍木偶,各种身着华丽服饰的戏曲人物栩栩如生,别说孩子喜欢,就连许多大人们都爱不释手,玩得津津有味。
  
  汉服老腔表演吸引眼球
  
  对襟上衣、宽边大袖、高腰襦裙……一群汉服爱好者身着各色精致讲究的汉服,在悠扬的笛声中吟诵起诗歌,长长的裙带随风飘飘,成为了博览会中一道别样的风景,吸引很多观众驻足观看,让观众从中感受到浓厚的汉唐文化和古老的传统礼仪。相比于汉服表演的安静儒雅,华阴老腔的表演则显得豪放狂野了许多,“敲锣鼓放鞭炮又过大年,贴对子挂灯笼喜气冲天……”一曲《过大年》唱得热闹红火,艺人们动情投入的表演直引得闪光灯刷刷不停,观众们也看得格外激动,送上了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民俗文化博览会


  台湾“风狮爷”特威风
  
  本届民俗文化博览会特设的台湾馆,集中了许多台湾美食和手工艺品,让许多观众见识到宝岛台湾的民俗风情。
  
  其中,来自台湾金门的陶器、琉璃器最为抢眼,这些色泽艳丽、造型繁复的精美工艺品都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民俗工艺品造型多样,都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镇宅之神“风狮爷”。“风狮爷”圆眼凸出,呲咧大嘴,有的仰天咆啸、有的欲扑向前、有的扭头转身,造型十分生动传神。工作人员黄先生介绍,金门的居民在300多年前就开始设辟邪物来镇风驱邪,在金门最多的镇风辟邪物就是“风狮爷”了。其中有置于屋顶的“风狮爷”,也有坐落在村庄四周风口的村落“风狮爷”等。如今,“风狮爷”已由镇风辟邪转为无所不能的“万能神”,逢年过节,金门百姓都会向“风狮爷”祈求阖家平安、事业顺遂、作物丰收。

(责任编辑:彼岸草)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