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假期期间,上海郊区古镇罗店热闹非凡。每天从早到晚,都有古色古香、紧扣传统民俗特色的“节目”,上午有灯谜竞猜,下午有龙船表演,晚上有灯彩展示。民俗专家说,罗店的龙船和灯彩,都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现实的资源,要在传统的节庆中被“激活”。
5日,为期3天的罗店龙船文化节和灯彩年会拉开帷幕。在开阔的湖面上,4条龙船每天在规定时段内逐一进行表演,由当地居民和游客为之打分,累计得分最高者为胜。另有3条龙舟在湖面上竞渡,展示龙舟赛的竞技之美,每天都记录下比赛成绩,累计用时最短者为胜。在龙船表演中,还将展示“燃旺盆”“放高升”“点睛”“出龙”等各种传统仪式和习俗。
据罗店古镇所在的上海市宝山区文化部门专家说,罗店龙船,始于明、盛于清,以表演、竞技为主。船体的制作,既全面传承了吴越地区龙船之特色,又有诸多的独特创造,船的前部有古镇标志性古建筑“北极阁”式样的牌楼,后有艄亭,牌楼前扎“台角”,船上“旗仗鲜明,锦彩夺目”。自明代起,罗店划龙船就成为连续数天的民俗文化盛会,年复一年,迄今已历400多个春秋。光绪年间的《罗溪镇志》称“擅一邑之胜”。
在罗店龙船旧俗中,灯彩是不可或缺的,久而久之,灯彩也便“脱颖而出”,成了当地又一张“特色名片”。一到端午划龙船,不仅龙船的“牌楼”上挂有灯彩,沿街沿河也是张灯结彩。入夜,龙船上的旗仗也用彩灯来替代。据镇上老人回忆,过去镇里经常举办灯会,出灯队伍长达数公里,彩灯种类达上百种,皆出于本镇民间艺人之手。有的以芦苇制作骨架,用纸张裱糊,并有花纸装饰,造型逼真。
此次,罗店古镇特地推出“互动项目”,要让民俗资源在现实的节庆活动中被“激活”。在特色灯彩展示区,举办“有奖灯谜竞猜”,让游客开动脑筋,一展身手。最受欢迎的要数扎灯比赛,这是“技术活”,首先要耐心地学几招,然后才能发挥一下自己的创意,扎成功了,以后自己家里就可以挂上“我家制造”的灯彩了。(李荣)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