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陈明:儒家文化不是一个死去的传统(3)

2011-06-30 09:22
来源:瞭望东方周刊 作者:萧三匝
《瞭望东方周刊》:康晓光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陈明:简单地说就是亨廷顿+康有为。 他在美国的时候,亨廷顿正在讲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把中国叫儒教中
 
《瞭望东方周刊》:康晓光的核心主张是什么?
 
陈明:简单地说就是“亨廷顿+康有为”。
 
他在美国的时候,亨廷顿正在讲“文明的冲突”,亨廷顿把中国叫“儒教中国”,美国既然要搞文明冲突,那我们就要搞一个“儒教中国”来应对文明冲突。康晓光是由外转内,对儒教的认同与阐释是国际导向作用的结果。
 
《瞭望东方周刊》:整体上你怎么看港台新儒家?
 
陈明:台湾华梵大学的朱建民校长是牟宗三的学生,他说牟先生有个想法,想把孔子的像放到天安门广场去,希望立孔教为国教,也就是说他对儒学的理解是有一个宗教的向度的。
 
可是,牟先生的所有著作都是非常哲学的,他的话语是哲学话语。把儒家思想作为哲学去理解与作为宗教去理解意思是不一样的,或者,他晚年对过去的做法有所反思,有所质疑呢?
 
《瞭望东方周刊》:冯友兰呢?
 
陈明:冯友兰用“新实在论”来重新诠释儒家,是儒家思想哲学化的一个典型。我对这种进路是基本否定的。至于用“新实在论”来做模板,更是没什么价值,“新实在论”在西方哲学史上也是昙花一现的东西。
 
冯友兰真正有价值的是“境界说”,是《新事论》、《新原人》,而那正好跟哲学、跟“新实在论”没什么瓜葛。
 
《瞭望东方周刊》:杜维明也是新儒家的一个代表人物?
 
陈明:他是一个宣传家,在思想方面没有什么特别的建树。
 
《瞭望东方周刊》:你说过“对儒学来说,不主流,毋宁死”,但是在当下社会,儒学肯定不是主流,你认为如何才能成为主流呢?
 
陈明:我说这句话有一定的针对性。北大张祥龙教授为儒学发展计,提出建一个保护区。我觉得这有点荒唐。儒学是滋养我们生命的东西,所谓“道不可离,可离非道”。
 
中国在经历了“打倒孔家店”、“批林批孔”和“全盘西化”等多种社会运动后,孔子思想现在又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它本身有内在的价值和生命力。去阐发这种价值、拓展这种生命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儒家就会在当代文化版图中获得更重要的位置。
 
“保护区”针对的是像大熊猫这样一些濒危动物。如果儒家文化像印第安文化一样只能在“保护地”苟延残喘,对我来说首先意味着的是羞辱。儒家文化不是一个死去的传统,它跟我们的生命同一。
 
怎么去理解主流?我认为,在中国的公共生活中,儒教应该扮演基础性的地位。美钞上面写“我们相信上帝”,并不是说美国人相信上帝这个人,而是相信由上帝承诺的价值。从这个角度说,仁、义、礼、智、信这个所谓的“五常”,可以也应该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