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 换个视角推广民乐(2)
2011-07-19 11:41
教师这一职业在宋飞心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1999年,宋飞放弃了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的职业,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国音乐学院,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绵
教师这一职业在宋飞心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1999年,宋飞放弃了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的职业,回到自己的母校中国音乐学院,她要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绵长深厚的师恩。很多人对此不理解,甚至为她惋惜。但宋飞有自己的道理:这使她有了更多对二胡艺术进行理性思考和研究的机会。“我希望自己能两条腿走路,既有鲜活的舞台实践也有教育传承。教学与演出是互动的、互促的。如果你只是教学,你会失去艺术的来源,失去与受众的交流,如果你只在舞台上演出,你会失去对理论的梳理,艺术水平很难提升。教学与演出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可以互助。我每个星期要上几十节课,十分繁忙。但无论讲课多么忙,我都会尽量安排出时间到基层演出,哪怕自己辛苦一点。有人称我们是金字塔的塔尖,但支撑我们的是金字塔下面的基层群众。如果不关注基层,我们就会被架空。教育是一种传播,演出同样也是一种传播。具体到教学,目前民乐的教学虽然成果丰富但还不够系统化,需要花多一些时间和精力去整理、归纳。”
换个视角教学生、推民乐
“拉《二泉映月》你穿蓝色的衣服吧,因为天空是蓝的、水也是蓝的。红衣服你拉《红梅》的时候再穿吧。”女儿桃子认真地对宋飞说。
“谢谢老师像母亲一样地给我教诲、训导和关爱!”13岁的学生黄晓晴第一次获奖后捧着一根冰棍儿向宋飞扑来……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音乐的种子,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激活她,让她发芽、生长、灿烂,照亮世界!”“孩子的很多看法、想法都与我们大人不同,究竟原因在哪里?视角的不同!”这是宋飞多年来带学生和培养女儿桃子的深刻体会。
对民乐的推广,宋飞也一直本着站在观众角度思考的原则。看宋飞的师生演奏会和看别的所有演奏会有一种不同的感觉,就是“亲近”。每支曲子开始之前,她会站在话筒前自己讲解,说这个曲子的创作背景、说自己当年练这个曲子时候的感受和经历。观众会觉得好像和朋友在聊天。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专门做音乐做到一定程度就会有思维定势,因为可能钟情于一种事物就会有一种感情在里面。现在,我也会通过孩子的视角看世界,通过孩子对音乐的理解,我对音乐和世界也有了更多感受。做音乐千万不要失去本真的自己,要做到人琴合一。有的时候为了比赛,展示自己的技巧,反而不如孩子的纯真演奏打动人。音乐是最好的情感表达方式,无论在音乐中表达怎样的情感,这情感一定是真的、善的、美的。”宋飞真诚地说。
(责任编辑:潇湘夜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