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资讯 > 评论 >

不能将整个文化都交给市场(2)

2011-07-20 09:03
来源:新华网 作者:佚名
公益性文化机构不能只为少数人服务,不能把文化园区搞成房地产项目 记者:我们注意到,文化部一直在倡导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


  公益性文化机构不能只为少数人服务,不能把文化园区搞成房地产项目

  记者:我们注意到,文化部一直在倡导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双轮驱动”的文化发展方式。

  蔡武:对于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来讲,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一个都不能少。

  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体现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不能以搞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的名义,推卸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职责。要特别注意确保公益性文化机构保持“公益性”,不能搞商业经营,不能只为少数人或特定群体服务,损害多数人的文化权益。对待发展文化产业问题,一定要从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来认识,政府不能直接办企业,政府的职能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做好政策引导,搞好市场监管,不能越俎代庖。当前在振兴文化产业中,要特别注意政府不能越位,不能只以GDP增加值为标准,不能把文化园区、产业基地搞成房地产项目,不能搞重复建设。

  尊重艺术规律,不搞长官意志文化跃进

  记者:您多次提到,政府要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蔡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政府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已经成为必然。

  记者:由“办”向“管”转变,“管”什么?

  蔡武:我想还是按照中央的规定,即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的职责主要体现在:确定文化发展战略与方向、制定和颁布文化政策法规、制订文化发展预算、管理文化发展基金和专项资金;运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对文化市场实施监管,引导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保持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调控;指导群众文化活动、搞好文化保护、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举办重大节庆活动;建设文化基础设施、开展文化艺术教育、提供各种文化服务。

  记者:还有一个“怎么管”的问题。

  蔡武:在管理文化事务上,要遵循两个规律,一个是市场规律,一个是文化规律或艺术规律。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文化有自身的独特规律,一位伟大的艺术家需要千锤百炼,一件流传百世的精品力作需要时间打磨。在文化工作中,切不可揠苗助长,搞长官意志,搞文化跃进。

  对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问题,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

  记者:请谈谈新形势下如何正确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的文化指导方针。

  蔡武: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是我们党在文艺领域的基本指导方针。我们必须准确、全面把握文化指导方针的内涵。

  我觉得,在执行文化指导方针时要注意解决好三个问题。一是做到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我们必须全面、科学地贯彻党的文化指导方针,总体而言,当前对待文学艺术领域的倾向问题,还是要坚持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哪个范围出现问题就在哪个范围内解决,不要轻易地就定为“左”或右。对于思想认识问题和学术问题,要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辫子,以理服人,避免引起大的震荡,干扰大局和党的中心工作。二是要更好地发挥文化指导方针的作用。在坚持“二为”方向前提下,给文艺家们充分的创作自由,使各种流派、各种风格、各种题材、各种体裁都有充分发展的空间。在艺术问题上,要充分尊重艺术家的个性和创新,不要管得太死,限制过多。即便有些倾向性问题也要通过引导、循循善诱,加以解决。三是要增强文化指导方针的执行力度。无论是体制内外,所有文化单位都要切实贯彻“二为”方向、“双百”方针,都要坚持社会效益第一。

  对外文化交流: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向世人展示文化糟粕

  记者:您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曾说过,我们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不是要输出中国的意识形态和发展模式。怎么看新形势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

  蔡武:我们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目的是通过传播中华文化,使我们的文化能够真正地吸引人、打动人,引起共鸣,拨动心弦,赢得尊重,增进心灵的沟通,寻求理解与合作,使外界全面、准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为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创造更加良好的国际环境。

  对外文化交流的内容选择上必须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有传统文化,也要有现当代的文化;不仅反映我们已经取得的成就,也要全面反映我们还实际存在的不平衡、不发达的状况,反映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的历程;既要突出中国特色,也要注重寻找同外部世界的共同点,反映世界流行元素在中国的传播情况。在内容格调上,必须选择健康和积极向上的,而不能为了吸引眼球而向世人展示文化糟粕,有损我国和平、发展、文明、民主、改革、开放的新形象。目前我们“走出去”的文化产品还偏重于传统文化,在当代文化和流行文化方面的传播力度不够,特别是缺少能反映当代中国发展面貌、具有文化内涵和思想深度的优秀图书、戏剧、歌舞和影视作品,导致国外民众对当代中国情况缺乏全面准确的了解。这是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的。
 

(责任编辑:柑柠凤仪)

 

相关推荐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支持 | 网站地图 | 网站律师 | 隐私条款 | 感谢表彰 | 在线投稿
2006-2019 湖北一元一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0021768号-6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0595号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