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志大才疏”这个典故最早见于《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天成功。”仿天它已经成了人们常用的一句成语。指一种志向宏大而才能不足的人。正如宋朝著名诗人陆游在《大风登城》中的两句诗所说的一样:“才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提起志大才疏,人们很容易想起《三国演义》中“失街亭”的马谡。马谡是蜀国丞相诸葛亮手下的一个将领。有一次魏国的司马懿率大军攻蜀,兵逼街亭,诸葛亮问众将谁敢去镇守,马谡自告奋勇,并当场立下了军令状。然而他实际上并不真正懂得军事,领兵到街亭后,把兵马驻守在一个孤立山头上,结果被司马懿四面包围,断绝水源,终于败失街亭。
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也能看到一些志大才疏的现象:
刚大学毕业时,那时我在一家公司实习,回想起,我亲眼见这样的青年人,在职场竞争激烈环境中,很想做出成绩。他看到公司里有些机器陈旧,生产效率低,就动手搞起“技术革新”来;可是,因为缺少基础知识,没有掌握过硬的技术,革新没有成功,反把一台机器报废了。
这故事说明:志向虽大,但没有真才实学,理想终是不能实现的。
那么,“志大”到底好不好呢?现在青年人热情奔放、志向远大,这是非常可贵的,特别在今天,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伟大历史任务,落在我们年青一代的双肩之上,我们广大青年就是要人人立大志,为了干一番事业。但是仅仅有大志还不够,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才能才行。
怎么样才能才志相当,成为一个既有远大志向又有真才实学的人呢?我认为要刻苦学习,做到德智体全面发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长才干。而为了增长知识和才能,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必须打好扎实的基础。要掌握任何一种本领,都必须从基本功练起。
要增长才干,必须持之以恒地努力钻研。有些人所以志大才疏,往往就是在学习上缺乏坚持的毅力。这种毛病是必须克服。
持之以恒地努力,意思是要有始终如一的目标,要经受得了困难的磨练。本来,青年人大都有理想,好学习,求上进。但也常有一个缺点,就是爱好容易转移,情绪容易波动。有的人“常立志”又“常改志”就好象猴子吃桃子,尝一个丢一个,结果什么奋斗目标都不能坚持,使宝贵光阴白白流逝。造成这种状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遇难移,经受不起困难的考验。世界上实在没有什么不费力就能学到手的学问。在我们学习中,虽然目标不是很高,但要真正实现,也会遇到不少困难的。而有的人往往一碰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总想另找省力的东西来学。遇到过一个青年,社会上掀起“英语热”,就想学英语,开头也很卖力,可没几天感到发音太困难,就改学历史;学个把月又觉得记年代是苦差事,又改学政治……他每选择一个目标都是乘兴而上,败兴而退,始终没找到一件可以轻易到手的本领。要掌握真才实学,就应该吸引这种教训,培养不怕困难的精神,锻炼持久的毅力和百折不回的韧性。
要增长才干,还必须勇于实践。俗语说:“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才能更好地领会和理解从书本得来的知识,也才能学习到从书本得不到的许多实际才能……一个人会动手,也是宝贵的长处。
职场中的青年朋友们,让我们真正从实践中刻苦学习,使自已成为具有真才实学有志气的青年人。
(编辑:笑傲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