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一元一国学网 > 国学活用 > 做事 >

乔家大商道:“马狗”掌柜的故事(2)

2009-07-04 14:25
来源:阿里巧巧 作者:东东
这马公甫很勤劳,又能屈能伸。他知道账房里不要他,便也不为难大掌柜,他主动去后院里做起了下等的杂役,打扫庭院,喂马出粪……每日早起晚睡,十

这马公甫很勤劳,又能屈能伸。他知道账房里不要他,便也不为难大掌柜,他主动去后院里做起了下等的杂役,打扫庭院,喂马出粪……每日早起晚睡,十分勤快。他干脆把长袍脱了,换上了短袄,俨然就是复盛公的一个下等伙计。

寒来暑往,一晃就到了一个账期。按照惯例,大掌柜要回祁县向乔东家汇报账目。但因大掌柜年事已高,腿脚不便,他就想委托助手们代劳。可是,身顶8厘生意的掌柜们都慑于老东家乔致庸的威望,谁也不敢回去交账,生怕被东家看出破绽,出了丑,影响升迁。于是你推我让,大掌柜一时难以定夺人选。

不料,这件事在复盛公号内由上而下传开了:“这么大的复盛公竟然选不出一个敢见东家的人来!”

消息传到马公甫耳朵里,马公甫便笑了:“东家又不是老虎,怕什么呢!咋就不敢见?”

“啊哟!你倒是口气不小,你知道东家财主是什么人?莫非你敢去见?”伙计们取笑他。

马公甫却一本正经地说:“见一见怕什么呢!”

“莫非你真敢去见?”

“嗯!只怕大掌柜不用我呢。要用我,我就敢去。”

这时,马公甫只是一个打杂活的下等伙计,他如此口出狂言,引得伙计们纷纷嘲笑他。于是,他的话又从下而上传到大掌柜耳朵里。

大掌柜正愁没人呢,便叫来马公甫说:“你真敢去见东家?”待马公甫答应后,又和身顶5厘生意以上的掌柜们说:“你们如果都不去,我只好另派人选。”

最后便选定了马公甫去见东家。马公甫听了账房的介绍和大掌柜的交代,准备启程回祁县时,问大掌柜:“要是东家问我顶多少生意,我怎么回答?”

这一问,给大掌柜提了醒儿:“是呀!字号里从来没有让吃劳金的白身子伙计去向东家交账的先例,不顶五厘以上生意,哪能见东家!这样做成何体统?他便告诉马公甫:如果东家问,你就说顶5厘生意。”

于是,马公甫动身回祁县。

马公甫本来精明能干,又通晓账务,平时也留心复盛公号里的事。所以,他见东家乔致庸时,不仅把手里的账交待得一清二楚,而且东家问起复盛公的事来,他应答如流,好像心里还有一本账。乔致庸见他虽然年轻,却思路敏捷,口齿伶俐,又不卑不亢,知道是个人才,便暗暗赏识。

这时候,马公甫本来已交账完毕,可他却又节外生枝,干涉起乔家的“内政”来,他说:“老东家,我还有话想说。复字号里自从乔秦两位老东家创业以来,咱乔家之所以长盛不衰,秦家之所以日趋衰败,就在于咱乔家三辈子都有守德敬业之人。可是自老东家往下看,少东家们贪图享乐,争比奢华,而且随便干涉买卖,这样下去,若老东家百年之后则无人能当大任,望老东家念及祖宗创下的百年基业,严肃家政,教子弟们守德敬业……二少东家在包头任性闹霸盘,教训惨痛呀!”

一番话,揭到了乔致庸的短处、痛处,也说到了乔致庸的心坎里。若按常人看,此人年纪轻轻,竟敢干涉乔家内政,竟教训到威望极高的老东家乔致庸头上来了,实在是胆大包天,实在是轻狂无礼。可乔致庸与常人不同,他时刻挂记乔家的昌盛,说话办事想问题,都要围绕他的家业。他想道:此人能替乔家考虑百世家业,足显其忠心和远见。乔家除了我,没有第二人这样想,掌柜里边除了这个马公甫,大概也没第二人……这样既忠心又有才干的人,难得啊!因此,乔致庸对马公甫不仅不恼,反而更刮目相看,倍加器重。

他问马公甫顶着几厘生意,马公甫便如大掌柜所说,回答道:“顶5厘生意。”

此时,复盛公大掌柜年龄不小,乔致庸正物色人选呢。他觉得这个马公甫年轻有为,可堪此任,便有意提拔他。于是,乔致庸说道:“你回去告诉大掌柜,再给你加4厘,顶成9厘生意!”

顿时,马公甫受宠若惊:大掌柜让他顶的5厘生意,只是口头说说而已,是为了应对老东家的,想不到老东家当了真,要真给他加到9厘生意,实在是万幸啊!要按常规,他要顶上9厘生意,至少得熬20年哪!

马公甫经过这次向东家交账被赏识,一下子便从白身子升到了9厘生意。这9厘生意不仅可以在收入上多分红利,而且意味着在权力上仅次于身顶一股生意的大掌柜了。由此,包头复字号内留下了“马公甫一步登天”的佳话。

复盛公大掌柜本来赏识马公甫,也颇领会老东家的用意,再加上自己年事已高,所以复盛公里的事有意倚重马公甫。马公甫便在复盛公里渐渐地管了事,掌了权。他不怕得罪人,严肃号规,整顿纪律,使复盛公面貌一新;他又懂业务,通账务,经营有方,把复盛公的买卖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大掌柜退休后,他理所当然地坐上了大掌柜的交椅。

再后来,因三大老号之一的复盛西连年亏赔,老东家又让马公甫兼了复盛西大掌柜。三大“复”字号天长日久,有许多陈规陋俗束缚发展,正需马公甫这样年轻有为的掌柜大刀阔斧地革除弊端,弃旧图新。

从此,马公甫成了乔家字号里唯一身顶二股的掌柜,为已有百年历史的复字号的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打破常规用能人

前面已经介绍过高钰任大德通票号总经理期间的雄才大略,但这位卓越的理财高手在任大掌柜之前,却一直郁郁不得志。他16岁入大德通的前身大德兴茶庄学徒,熬了近20年,到1889年时,年已35岁的高钰才顶有3厘生意。20年间,他的卓越才华一直没有得到上司的赏识,或者说,他的卓越才华一直没有得以充分显露。但金子总是要发光的,由于当时正值多事之秋,形势不稳,见识过人的高钰终于表现出善于应变的才华,并被东家乔致庸发现,于是,在1894年就一下擢升他为大德通票号总经理,顶上了一俸股子。

若按常规,顶上生意的伙计每账期加1厘,最多2厘,每4年一个账期,那么高钰从1889年开始顶3厘,最快也得到1900年才能顶上9厘生意,还不能当总经理。果真这样,大德通票号也许就是另外一种结局了:乔家不仅收不进几十万两白银的红利,或许还得倒出几十万两白银来补亏。

正是由于乔家善于用人,所以乔家的商业得以发展,也正是乔家能够打破常规用人,所以使乔家的商业得以超常规发展。

任何事情都要靠人去干,靠人去抓。用一个能人,事成了。用一个庸人,事败了。 用一个好人,就会去办好事。用一个坏人,就会去办坏事。事情的成败好坏,全在于人。人与事的关系,犹如纲与目的关系:纲举目张。所以,要想办成事,必须打破常规,不拘一格。为什么要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因为人的才能千差万别,人的机遇也千差万别,而人的德行和人的机遇又没有必然的联系。结果,使许多大德大能的人因没有大机遇而处于小位谋小事,而许多小德小能的人却因有大机遇成全而处于大位谋大事。于是,一方面屈了大才,一方面又误了大事。要想扭转这种不合理现象,只有打破常规,不拘一格,才能把大德大能的人从小位上调整到大位上谋大事。同时把小德小能的人从大位上调整到小位上谋小事。这样,人尽其才,事也就尽善尽美了。

(责任编辑:笑傲江湖)

视频
图片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免责条款 | 人才招聘
copyright © 2002-2025 YIYUANYI.ORG,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6017733号 ICP/SP:鄂 B2-20100159
本网站由湖北谦顺律师事务所提供法律服务 公益热线:027--87528487